教育论文(第13页)
49 次下载 24 页 41170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三、如何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来进行教学
1.学校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当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教育目标的转变,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建模势在必行,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对数学建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最大程度地发挥数学建模教学的作用。2.完善数学建模体系。完善数学建模体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当前,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将知识点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第二,充分运用实验教学。教师还需要加入一些基础实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进行数学建模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并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将理论与实际较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要让学生多多练习,以此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就是笔者通过分析数学建模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将数学建模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各个高校的不断探索、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肖楠,唐敏.分析数学建模对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xx(10):112-114.
[2]徐岗,许金兰,陈临强.数学建模驱动的“计算机图形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xx(6):89-91.
[3]马丽雅.“数学建模”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xx(26):121.
[4]葛亚平.数学建模融入民办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初探———以南通理工学院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xx(21):82-83.
教育论文(第13页)9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是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英语老师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除了要认真学习英语的有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亲自实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衡量教学效果的最终尺度是学生对英语掌握的程度。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引导者或促进者,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的过程,把学生看成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创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沟通理解,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表现出来。主体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客观上不对等,主观上平等民主的关系,客观上的不对等指的是学识的不对等,但在主观上教师要视学生为与自己平等的社会成员,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实现情感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成为一个和谐的教育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学习的潜力得到发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