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第12页)
49 次下载 24 页 41170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二、德育教育需家校携手,齐抓共管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在学校接受道德行为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我们也渴盼着在他们心底种下良好的做人道理和社会公德的种子,但我们还需要家长的通力合作。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总是我行我素,老师教育他他还骂老师,老师问他在家里是不是就这样对待父母,孩子说:“我在家里不骂我妈(他的'妈妈是后妈),只骂我爸哩”。这难道不是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学生的父母笑嘻嘻地对我们说:“我娃在家就不听我的,你好好给我把他(她)管管!”不知别人听了这话什么感受,作为教师的我们,每每听完这话后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我们教师教育的是所有家庭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可听听现在家长们的话,看看家长们的态度,似乎所有的孩子倒像是我们教师自己的了。即使我们按照家长的意愿在学校好好管束了他们那些目无尊长、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的孩子,难道孩子回家后的所有时间也需要我们教师去好好管教吗?如果我们在校严格教育,回家后又“放羊式管理”的话,我们的学校教育又会有多大的成效呢?
三、结语
所以说,为了塑造一个个人格健全的孩子,为了塑造一个个品行兼优的孩子,为了塑造一个个人见人爱的孩子,我们的家庭必须和学校携起手来,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在今天的中国,要真正的抓好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为了我们民族的发展,为了我们所有家庭的幸福,为了我们所有孩子的未来,请重视孩子的德育教育吧。
教育论文(第12页)8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寻求高校数学教学的新方式引起了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重视。同时,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建模更加能够体现数学的逻辑性,因此,在高校的数学教学中采用数学建模这一教学方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在此,本文就数学建模教育与高校数学教学方式改革模式进行论述。
关键词:数学建模;高校数学;教学方式;改革
所谓数学建模就是将实际生活中的事物通过数学的模式表现出来,也可以说是利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数学建模是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桥梁。
一、将数学建模应用于高校数学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数学建模能够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数学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利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来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还减少了学习数学的枯燥感,从而使得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2.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当前社会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教育目标也有意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靠拢。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很难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通过数学建模来进行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因为它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从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课堂知识。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能有效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
二、当前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存在的问题
1.落实数学建模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学校的教学方案还有待完善,缺乏科学具体的落实措施。2.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升。随着时代的进步,当前高校教师的质量已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仍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没能很好地掌握数学建模这一教学方式,不能发挥出数学建模的作用。3.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不足。当前,我国高校还是以专业教育为主,数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仅局限于数学领域,难以与实际进行结合,也很难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因此学生难以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4.学生缺乏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数学建模来学习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清晰的思维能力,但是很多学生缺乏这种能力,导致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缺乏自信,无法迅速解决团队中的分歧,降低了学习效率。5.学生不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较好地结合。通过数学建模来学习数学,需要学生掌握数学术语,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由于学生没有树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导致他们在这方面比较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