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理论文 > 正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通用15篇(第4页)

87 次下载 19 页 33584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 实际化设计

  微课程的授课时间一般都在10分钟以内, 这样学生精力集中, 学习效率高, 方便对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所以, 在初中物理微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相关的设计。例如, 在“浮力”的教学中, 微课程的前提背景必须是以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点, 在视频中列出所要学习的知识点的提纲, 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对“浮力”这一节的微课程进行了三个简单基本问题的引入:浮力的定义?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和计算方法?对于上述的三个问题就将浮力的知识点分了三层。在不到10分钟的微课程视频中, 简单直接的课程设计本质就是知识点的直接体现。在下边的实验中, 我以浮力为实验对象来进行举例说明:把一个空的塑料瓶子用手压入水中, 瓶子浸入水中的体积是2×10-3m3, 计算此时瓶子受到的浮力为多少?利用动画将情境模拟出来, 让学生简单直接地了解和标记, 并能够迅速得到所需要的结果。

  (三) 教学难点的重点阐述

  在制作微课程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进行重、难知识点的讲解。教师还可以通过作业和考试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不足之处, 这样才能相应的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效果最佳的微课程。在微课程教学中, 对价值高并且提问次数比较多的知识点需要作为微课程的教学重点进行制作设计。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微课程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围绕学生来精心制作和设计微课程, 才能使得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廖兰兰.初中物理微课程设计与开发初探[J].湖南中学物理, 20xx (4) .

  [2]吴铁飞.浅析物理实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科技视界, 20xx (31) .

  [3]任心燕.微课教学研究初探[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20xx (1) .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4

  摘要:为了促进初中生物理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文章分析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作用,包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探究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实践,即结合生活激发实验动机、联系生活开展物理实验、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

  物理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实验是其基础,也是促进物理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实验教学的开展,借助生活化教学策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物理属于自然学科,对于初中生而言,其中很多理论知识具有一定难度,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往往不能被学生充分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也常常出现问题。而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可以把课本中枯燥的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阐释物理知识、理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如教师在“电路并联”的教学中,给学生举例家中的电视、冰箱与洗衣机同时使用的情况,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联电路[1]。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把知识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并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把物理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比如,在教学“浮力”知识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寻找一些实际物品,把它们放到水槽中,依靠反复实验得出结果,把抽象的知识转变为与生活相关的实验。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实践

  (一)结合生活激发实验动机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列举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或想要了解的问题吸引他们,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教学“声音传播”相关知识时,教师根据初中生对声音传播常识的基本了解展开实验教学,从学生日常生活引入:“各位同学都知道声音能够在空气中进行传播,但请大家思考,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吗?”此问题提出后,学生在讨论后说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有学生说自己游泳时,在水中没有听到声音,所以不能在水中传播,也有学生认为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因为有时候能够听到从水下发出的声音。基于生活化的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之后的实验过程中,学生都主动参与其中,实验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