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理论文 > 正文

初中物理教学途径论文(第4页)

本文共计567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此时为更好地落实物理实验目标,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提升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有助于初中物理实验过程更好的开展。

  教师在实验之前,根据学生的特点不同将学生按一定人数进行分组。

  有的同学思维逻辑较强,可以进行详细的实验过程设计,而有的同学动手能力较强,可以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有的同学语言组织能力较强,可以对实验过程中的现像进行仔细地记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并且在小组式教学中协调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更好地使能力不同的同学协调合作,提高物理实验效率。

  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协同合作,根据自身能力更好地完成物理实验,并且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与同学合作过程中,同学们针对自身欠缺和其他同学的优点可以取长补短,更好地提高自身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多人合作的形式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学生自主的对实验进行设计,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不同的现象,更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

  三、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是与物理实验密不可分的过程,若想更好地落实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物理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应切实做好物理实验与教学的深度结合。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运用多种教学手法与实验相结合,

  激发学生提高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充分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拓展性思维,并且自主的进行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素质教育更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刍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62.

  [2]王桂兰.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J].阴山学刊,1996,S2:73-75.

  [3]王桂兰.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1996,02:73-7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