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 正文

浅谈网络文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本文共计308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浅谈网络文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摘 要】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网络文化既改变着对大学生的思维、行为习惯,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冲击,文章着重探讨正确把握网络文化的特点,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从而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浅谈网络文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关键词】网络文化;校园文化;文化育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和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大学作为知识分子和文化青年的聚集地,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

  一、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联系

  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比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内容更丰富、更广泛、更加多姿多彩、突破了时空限制的网络文化则具有内容广泛、环境开放、满足个性需求、主体品格高等特征。同时,它又与传统校园文化密不可分,成为校园文化的创新和延伸。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校园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多媒体教学、网上选课、网上教学评价等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推动了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改变了大学师生间传统的信息单向传输模式,真正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协同学习的互动模式,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平等意识得到激发,因此,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校园网络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平台

  网络文化具有的鲜明特征就是超时空性和交互性,不管身在何方,只要能上网,人们之间就可以邮件、聊天工具、社交论坛等互相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完成人际交往。因此,网络受到众多人喜爱,尤其是受到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广大青少年和在校大学生喜爱。

  (三)校园网络成为大学生社团发展的新空间

  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即时性,时事新闻、新潮观点、先锋思想、娱乐时尚信息等向每个感兴趣的人群开放,并且时效性强,因此高校学生结合自己兴趣方向,建立众多的网络爱好者协会,使他们扩大了学习与交流的视野,也将现实社团的活动空间和范围不断扩大。

  三、网络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化“携带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场合、角落,并以非常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的行为和观念”。同样,大学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等文化育人功能都已打上了网络文化这一时代烙印,从而使传统的文化育人功能发生了许多改变。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

  网络文化带来了新的观念、技术、资源和文化形态,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文化各要素的内涵,为大学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是同时,由于网络文化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未经选择,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积极观点与消极论调、网络文化又强烈地冲击了大学的主流价值观,使得原有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个性化、复杂化,并出现了多重价值评判标准并存的局面。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了影响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是将学生集中在一间固定的教室里,一位教师面对一个或几个班级的学生,教学手段也不外乎一块黑板、几支粉笔。但是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渗透性极强的“交互文化”,颠覆了传统师生关系的等级性,消除了传统师生关系的教师中心性,削弱了传统师生关系的教师权威性,而多媒体教学、网上选课、网上教学评价等教学方式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体―主导”教学新模式正在取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一主体的教学模式。

  (三)网络文化对传统行为方式产生了影响

  由于网络文化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它主要以一种潜在的、自然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精神意识和行为习惯。比如原本需要面对面讨论参与的活动,在网络的帮助下,通过视频、聊天工具就能完成;原本需要聚集在一个集中空间欣赏的东西,在网络上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这些都大大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不利于校园精神文化凝聚力的形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