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墨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与其鬼神观的矛盾(第2页)
本文共计339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个体立论与其鬼神观的冲突
墨子明鬼的传统与其出身国家亦有不可脱离的关系,墨子是宋国人,鬼神之说在宋国一直长盛不衰,这是思想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再者,是关于对三表法的错误应用。墨子三表主要依据古者圣王之事和百姓耳目之实和社会人民功用出发。《明鬼》篇中便以“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有偿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则鬼神何谓无乎?若莫闻莫见,则鬼神可谓有乎?”以“众之所同见,与众之所同闻来论证鬼神的存在。还有后者引用一系列《夏书》《商书》《周书》中古代圣王先贤所述之鬼,来强调鬼神的'存在。但恰好就是因为如此般的强调,则让墨子掉进了自己所设立的陷阱,如墨子先前对于古书中所述之物如凤凰,那是因为为先古之物,曾经有过而今是消亡了,那是存在于书上之存在,于现实之今是没有的,所以凤凰一词更多是作为一个名词存在的意味,此理亦同样适用于鬼神,鬼神在三皇五帝时候书籍记载中确实存在,那只能证明的是鬼曾经存在的概念,也许过去存在,也许现在也存在;但也许过去存在,现在不存在了。首先墨子在这里应用的是上古之书,证实的是一个过去存在的道理,如仅此来探讨,此说法是成立的。但是墨子于《明鬼》篇中又是如是说道”古之今之为鬼,非他也,有天鬼,亦有山水之鬼神者,亦有人死而为鬼者“如是般说则人死后亦有鬼,则三皇五帝之时及墨子所在之时及现在之时亦时刻有人死亡,则鬼之存在是永不消亡的。因而墨子在此用有本之源更多说明鬼神自古存在至今的缘由。而其后”生民以来者,亦有偿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来证明鬼神是确实存在之物,但是这里所指是有偿,并不是众――如其有原之者所述之察百姓耳目之实。只是以有偿来代替了整体和大部分的百姓,这里便把其整体及广大的范围缩小了及个体化了,其对此的解释更是选择了避而不谈。最后,关于其三表之有用之者,其所要表达的是鬼神对于人世间善恶好坏的一种奖赏与处罚”故鬼神之明,不可为幽涧广泽,山林深谷,鬼神之明必知之。“如若世间果真有着明天志之鬼神若者,则墨子所处其时战乱不休,生灵涂炭,暴行暴君不断,人伦相践,则鬼神之明从何体现,从何实施,鬼神从何而来。因而墨子鬼神之说如从有本之者,则还无矛盾之说,但是从其三表之后两者即有原之者和有用之者而言,则证明与结论便已是相互矛盾,再与其朴素唯物论的倾向及经验实践主义的认识论亦是相互矛盾的。
三.结语
关于西方对于本体论的探求一直都是物质和意识的斗争,其实我们在不可否认物质存在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意识也即是思维的重要性,但是物质的存在,没有思维的推动的话,那么世界将永远是原始社会,外部现状将没有一丝的改变。归到学说,其实也是思维的学说,学说只是体现了思维的一种需要,思维的需要其实也即是人的需要。由此而言,归结到底墨子学说鬼神观的解释,更多是从其兼爱非攻的思想主体及所代表学说立场所出发的,只是学说体系的的需要罢了,为现实与此在彼岸做了一种调和,但是恰恰这种调和却和其自身的思维逻辑与崇尚之推理方式发生了矛盾,此处值得我们深思推敲。
参考文献:
[1]《孟子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北京 1960 155页
[2] 《庄子浅注》 曹础基著 中华书局 北京2002 21页
[3] 《墨子校注》吴毓江撰 中华书局 北京2006 468页
[4] 《墨子校注》同上 471页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