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英语毕业论文 > 正文

大学英语综合性多元评价模式的设计论文

17 次下载 3 页 3625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大学英语综合性多元评价模式的设计论文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应构建综合性多元评价模式,实现评价各要素的多元多样化,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应该从现有教学评价模式入手,详细研究综合性多元评价模式的体系构成、设计、构建及操作过程应注意的各种问题。

大学英语综合性多元评价模式的设计论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综合性多元化;模式;设计;构建

  一、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的现状和趋势

  国内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模式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终结性评价,在教学最后阶段,以考试的形式开展,注重检验及验证功能,评和教、学割裂开,虽可直观检测学生学习记忆程度,但忽视了学习过程和行为表现。其评价概念狭小,主体和方式单一,缺乏激励功能。二是形成性评价,也称过程性评价,是通过对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跟踪观察、记录诊断、反馈反思,不断促使教师调整教学,满足变化需求,提高教学质量。目的不是提供评价依据,不注重区分学生优劣和分等级鉴定,而是改进教学。此外,在信度上也存在争议:评价主体标准存在差异性;评价主体易受非评价因素干扰,如评价对象外貌、性别、与主体关系亲疏等;评价主体的评价具有偏好性,如对学生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大小的偏好。学者Leung和Mohan(2004)认为教学评价既包括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也应包括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1]2003年教育部启动改革,提出建立大学英语教学综合评价体系。2007年正式推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强调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2]此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朝着全方位、立体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听说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培养。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综合性多元化评价模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二、综合性多元评价模式的理论依据和体系分析

  (一)理论依据

  综合性多元评价模式以学者Gardner(1993)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理论认为人类存在多元智能,不同人有不同的优势和弱势智能。[3]如教育恰当,每个人都可发挥优势智能。对传统教学评价理论,Gardner提出了新的观点:在日常教学中和相应的情境中评价,反对考试脱离学生实际学习过程;评价包含各种智能评价,实现个体潜能开发,反对评价单一化;评价应尊重评价对象差异性,要因材因智而评,反对用统一标准一刀切。

  (二)体系分析

  综合性多元评价模式是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综合多种评价方式,以形成性为主、终结性为辅,在日常教学等动态情境中,全面科学地评价个体潜能、学习成果和学业表现,反馈信息,调整英语教学,发展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评价模式。

  1.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由单向转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学生角色由被动转为主动,由客体变成评价主体之一,参与各项指标的制定与实施。主体细分为教师(Instructor-Assessment)、学生(Self-Assessment)和同伴(Peer-Assessment)。教师评价基于查阅学习档案袋和反思日志,并综合作业、课堂及小组中的表现,以学生英语学习发展为评价内容。学生自评以自评表的形式,掌握个人学习状态,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实施自主监控,不断调整、优化学习进度和策略。同伴评价即同学互评,以团队(小组)形式进行,组员评价各人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互评,增进合作学习。

  2.评价内容多元化。综合性多元评价包含的内容,相对于传统评价多限于书本知识而言,更加广泛全面,包括知识、能力、课堂内、课堂外、学业内容、非学业内容、学习效果、学习过程,等等。其中,学习过程评价包括学习目的与动机、方法与策略、课堂互动与参与度、团队分工与合作等。综合性多元评价更多地侧重个体在学习进程中的努力与提高。

  3.评价形式多样化。该评价模式在传统标准化测验的基础上丰富评价的方法和形式,评价呈多样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特点,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既有动态与静态的动静结合、定量与定性的量质结合,又有主观与客观的主客结合、过程与结果的“程果”结合,此外还结合卷面与实作、他评与自评、终结性与形成性,充分利用各种评价形式的特点和优势,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全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