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本文共计1032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教育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管理是科学,教育管理更是一门艺术,下面是教育管理硕士毕业论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篇一:教育管理改革
结合讲授计算机专业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课程及实验的经验,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C++语言介绍
C++程序设计语言是在C语言基础扩充了面向对象机制而形成的一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它除了继承了C语言的全部优点和功能外,还支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其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适合编写各种软件,尤其是系统软件,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
目前,C++程序设计语言是许多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的核心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还可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许多高职院校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面向对象技术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本人根据自己的多年的教学经验,对c++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进而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
二、高职高专C++的教学现状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大多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学生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面对高职院校必须学习的一些理论性逻辑性稍强的课程就感觉非常困难。其次,一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大部分同学都带着原来的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使他们在接受知识上比别的同学要慢一些,而且在课余时间,他们也不能自主学习,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的重要原因。而c++是从面向过程的C语言发展而来的,并非是纯面向对象的语言,是一门高度抽象的课程,很多内容只可体会,很难言传。面向对象的c++语法较复杂,教学往往陷入语法,面向对象成了语法现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是很枯燥无味的,没有一定的毅力与恒心很难坚持下去。
(一)学生重视不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由于授课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认为自己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不必自己编程序,一般的应用都有现成的软件。因此,学生对学习程序设计的认识不足,经常会问学习这门课的用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二)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
很多学生按照学习一般文科课程一样去学习程序设计,上课按时上课,课本也都认真读了,但是一到写程序的时候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些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程序设计的方法,忽视了自己上机动手实践,学习程序设计课程不能只看不编。
(三)学生忽视上机调试程序的能力
学习程序设计最好的办法就是多上机多调试,目前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课上讲授+学生实验的形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就是把书本上的程序照搬到电脑上,一看见程序有很多编译错误,就会产生畏惧感.对学习丧失了兴趣。
三、改进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好第一堂课。教师上第一堂课时,可以对C语言的发展追本溯源,适时穿插对C语言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些科学家的生平趣事,这样才能在课程伊始吸引学生注意力。另外,在开学的第一堂课,教师还可以演示有趣的C/C++语言程序,例如贪食蛇、排序算法的动画演示等。也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举例说明编程在那个专业中的具体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门课是非常实用并有趣的,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推动后续知识的学习。
(二)针对高职高专学生接受能力差的特点,采纳多种教学方法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接受能力差的特点应该将更多的教学方法结合进来,讲授法、练习法、案例教学法、重复教学法、演示法、对比法、提问总结式等等。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对重点知识点可按“用实例引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引出新知识点”的思路进行,循序渐进,分解难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将学习变成发现的乐趣,进而体会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的精髓。如:讲解类与对象的概念时,可以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圆,然后分析这些圆,然后可以引出类、属性、行为、对象等概念。这比抽象的介绍类与对象容易理解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