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建筑装饰设计课改路径分析论文

本文共计462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建筑装饰设计课改路径分析论文

  1课程传统教学与改革教学的对比

建筑装饰设计课改路径分析论文

  1.1传统的教学思路

  笔者在教学改革前曾用传统教学思路指导教学,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建筑装饰设计》课程自身特点,传统教学过程中已惜懂采用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以教材目录为教学线索,以“学一练一看一练”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即充分备课、制作精美课件给学生讲授设计理论知识、欣赏并讲解经典设计案例,讲授后布置一个虚拟的设计任务,再对学生的设计作个别辅导,任务完成后教师选择优秀的设计做展览并相互交流,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样的教学方法的优点是老师和学生的工作量都很多,各有发挥,教与学的过程是充实的。其缺点是教学程序按“章节,任务”单线式的,不利于培养学生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能力;教学方法是“讲授十辅导”,不利于培养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学习与发展能力;设计的任务是虚拟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设计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授、指导与接受的关系,学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沟通技巧等。

  1.2课程改革的教学思路

  根据戴士弘教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精神,笔者对《建筑装饰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作了深度的改革,深人研究行业、岗位对建筑装饰设计师各方面的要求,对课程进行能力定位,把教学过程设置在设计师工作情景中,以真实的设计项目为教学载体,制定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各程序的质量要求,设计全面、合理、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具体思路如下:能力定位分析建筑装饰设计师岗仁以寸学习本课程后所要到达的能力,归纳为总体能力目标、具体能力目标、素质拓展目标和知识目标。情景设置为鼓励、推行并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学院特设立一个面向市场的装饰设计工作室,其设计项目向所有专业教师、学生开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装饰设计工作室作为教学情景,对老师和学生进行角色定位,教师是设计总监并模拟客户,学生是设计师并相互模拟客户,明确各自的职责,包括工作流程、服务规范、工作质量要求等。项目贯穿教师选择实际的设计项目对学生进行训练,训练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空间组合上从单空间到多空间到大型空间,空间形式上从单层空间到多层空间,空间性质上从居住类空间到公共类的办公空间、商业空间、旅游空间、娱乐空间逐步递进,训练学生对具体项目的实际操作能力把握能力。每个训练项目教师通过与学生签订设计委托书的形式,明确项目的基本情况、设计要求、设计期限、图纸要求、质量要求、违约责任等方面。任务细化结合设计师工作流程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规律,将每个设计项目分成四个程序:设计准备(分析策划交流、现场勘察、相关专业知识与设计素材整理)、方案设计(初步方案、深人方案、方案图的整理)、绘制图纸(设计图、效果图、封面装帧)、设计成果汇总与展示(评价、交流、推优)。评价标准课程考核成绩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同样注重,并对每个设计程序的细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在评价体系中权衡计划、学习、方案、创意、图纸表现、语言表达、态度等各方面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本课程在评价实施过程中提出“质疑”“弹性”的评价概念,即对设计的评价不是固定的,学生可以结合社会与行业发展情况对评价方式提出质疑,及时调整完善评价体系的方案,设计作品也类似于艺术品,除了实用功能以外,对其艺术效果的评价是见仁见智的,因此在评价方案中也增设一些灵活J性开放性因素,从多方位的视角去评价它,如在举行展览时使用留言箱、投票箱等方法,让更多的观众参与进来评价。

  2课程改革的教学实施方法

  在课程改革的教学思路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具有引导教育能力的领导者,具有组织能力的指挥家,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合作精神反应在能够依据教学目的,提出探索目标和要求,制定合理的程序,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程改革教学思路中教学目标、能力定位是明确的、定向的,教学过程中的载体—设计项目是固定的,设计程序也是固定的,而学生是个性化的人组合在一起的群体,充分考虑到学生设计潜力、个性特点、思维习惯、做事方法、优缺点等个体差异的因素,教师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贯穿了三条不同层次、不同深度、不同思维领域的教学线索,分别是实用主义、创意思维、素质拓展,从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挥棒下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优点,设计出实用性、个性化、艺术化、创意性的装饰设计作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