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符号学的困境和希望-芬兰符号学大会前后的省思(第2页)
本文共计1099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 英文原文参见本人网站“www.youzhengli.com”中"basic points" 栏目, 并将 载于会议论文集。
* 英文论文 题目:“符号学全球化中认识论的扩展:从自然/文 化记号本位到 人 文科学话语语义制度本位”(2005,6,14,Imatra, Finland)
* 英文 论文分节:
1。符号学全球化的三个维面:地域,,学术
2。符号学的理论身份和符号学作为多元比较研究方法论
3。西方根源:现代欧美经验和符号学全球化的宏远目标
4。中国潜力:中国与西方的创造性结合
5。符号学作为对全球化人文科学中认识论-方法论结构研究类别的标称
6。符号学对象域的扩展:人术话语的语义制度分析
7。符号学全球化实行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 网路交流
2) 和
3) 双重身份:学者和组织者
4) 方向革新和伦理态度
(B) 符号学全球化和中国人文学术
小节目录
1。论文的学术背景
2。论文写作的实际背景
3。与国际符号学界观点的异同
4。研究策略的变更:从学科本位到问题本位
5。仁学伦理学态度和符号学方向的选择
1。论文写作的学术背景
现代人文科学的目标是促进有关社会、文化和的正确因果研究和有效评价研究,但是由于各种非科学性因素的干扰,此一目标的追求一直受到习俗和人文科学职业化制度的全面限制。广义符号学的目的之一正在于协助克服此类限制,以有效促进人文科学在全球范围内的理性提升。其步骤首先在于通过网路学术机制来摆脱各种不当传统学术权威话语范式及其相应学术制度限制。学术权威机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自利驱动学者和功利主义间协同互动的结果,其目的在于垄断学术资源和在历史和现代两个层面上形成学术权威话语范式的营造机制。符号学作为一种“多元视点变焦镜”,首先要对全球现存人文学术权势分划版图之认知学进行“重划”,以正确把握学术世界的真实结构(学术本身结构,与其相联系的社会力势结构,以及媒体世界对前二者进行反映的舆论结构此三者之间的共存互动关系)。
为此目的,方法论和伦理学必须齐头并进,以从动机和技术两方面来关注此全球人文科学现代化运动。人类生存由三大片组成:,技术和信仰。后者与人文学术关系最为密切。此三大片各有不同的 肌理和进程,虽互通而各自均维持着不 同的逻辑构 造,不可相互简单还原。有关人类问题的思考不当,主要源于对此三大片间关系的理解过于简单化。人文学术是人类知识系统中最为混乱却又最为重要者,然而长期以来受到世界各个地区普遍的忽视。盲目信仰和功利操作乃其固疾。百年来科学知识的进步为人文科学的重建带来一线曙光。符号学虽然是此学术转变过程中影响尚未显著的细弱分支,却在理论观念上和理想实践上占据着十分关键的位置。人文学者的尴尬命运是,理念和现实各行其是。所言种种当属理念,并非可以立即付诸实行。而可付诸实行并产生影响者,又往往去理念甚远。学者的本分遂仅能在于言所当言而已。本人此次作为亚洲区唯一特约人赴会,与背景、立场、动机不同之欧美专家交流观点,非为求其实行之成效,而为求其表达之成效。“有效的表达”不是指所表达者必因此可受到关注,而是指所表达者可有效地被“记录”,以使其可“有效地”期待其历史后续效果。此亦属仁者“尽其在我”之意。符号学者应努力在学术上介入世界前沿学术论述情境;也就是努力获得足以对世界主流理论之论述“有效地”提出独立观点的机会。关键在于:国际学人均以专业训练为长,但亦因此往往受制于其专业训练;理论符号学的“专业”则是“学科间关系学”。符号学非专业知识的创生者,却是各类专业知识的有效读解者和 创造性的利用者。在此人类知识由分而合的时代大转化过程中,符号学当以参与学际理论关系之协调为己任。当仁不让,此之谓也。
2。论文的实际背景
在2005年6月中旬芬兰伊马特拉召开的芬兰国际符号学研究会(ISI) 和IASS委员会联 合举办的研讨会“符号学全球化”上,我的论文主题是:论全球化时代符号学的新方向,也就是符号学身份的认识论转变:从一般记号研究向学术制度的跨学科分析的扩展。当代国内外人文科学研究“范式”是高度取决于和功用主义立场的。按照任何研究类型范式进行科研操作都是可行的。因此只按照“可行性”判断研究项目的可取性,必然是不会在实践可行性方面引生问题的。符号学则对任何研究范式的前提,条件,历史根源,学术价值提供一种系统的查验方法。 符号学分析法视中外 人 文 学术现状为历史上各种临时性-偶然性具体运作的结果,其内容和结论是高度 依存 于历史偶然环境的,不能因此视之为具有内在的权威必然性。 符号学全球化是网路 时代的新发展,网路学术讨论有助于打破权威主义和职业主义,以便在新的通讯交流形式下形成更合理的学术知识。 符号学对于中国人术的意义首先在 于它 有 助于分解传统学术的构成,并使其能够更有效地与世界学术沟通。在现代中术史上“国学”是一个主义的话语世界,与汉学界以外的西方学术主流世界基本无法沟通。符号学对于“国学”表述现代化任务来说则具有全面的方法论之助益。可惜汉学界和国学界至今对此尚乏认知。


浅谈初中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如何合理安排技校学生的一堂课的教育理论论文
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探讨论文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网站推广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精选12篇)
浅谈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浅谈成人教育的作用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问题
电力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MPA论文范文
分析国际市场下的国际运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策略
服务预售及其实施策略探究
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秘书的说话艺术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莱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符号文学论文
浅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