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的合理化路径探讨论文
本文共计20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关于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的合理化路径探讨论文
作为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计算机教学在推动学生职业能力养成上起着积极作用。但从笔者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调研时却感知到,基于教材体例的模块化教学形态,并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究其原因在于:在“互联网+”时代,许多高职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这些知识模块仍出现在教材之中;教师在教学模式中仍习惯于“我讲你学”的传统,从而就与目前所推崇的互联网思维相背离;计算机教学未能以学生的专业背景相联系,进而就因“两张皮”的存在而使得学生存在消极情绪。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优化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需要在问题导向下来展开,更需要在职业能力教育理念下来实施。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意识方面
教学意识构成了教师对待计算机教学的态度,而这又会影响着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手段的施展。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可知,教师并未能充分认识到公共计算机教学与职业能力养成之间的关系,而简单的认为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依赖于专业课教学。由此,在这样的教学意识驱动下,计算机教学模式就难以得到根本改观。
1.2 教学手段方面
前面已经指出,当前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在“我讲你学”的方式下来进行教学。由于该课程教学一般在机房中进行,所以教学手段更加体现为: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知识模块演练。不难知晓,许多知识模块已在学生的掌握之中,所以这就使得教与学难以形成有效互动。
1.3 教学评价方面
作为一种完整的教学循环,教学评价构成了反馈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机制。但从现阶段所反映出的评价模式来看,其仍然以通用化的课堂计算机能力测试为主线。这样一来,就严重制约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差异化要求。
2、优化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模式定位
2.1 明确职业能力导向
高职学生的职能能力构成要件归属于他们的专业背景,所以明确职业能力导向便是与他们的专业能力培养相联系,充分体现计算机应用作为一种工具的存在价值。在明确职业能力导向时,不能陷入到计算机任课教师们的“我向思维”之中,需要在多元视角下来完成对职业能力要件的提炼。
2.2 互联网思维下教学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要件便是:平等、共享、协同。这些核心要件应成为指导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的原则,而且计算机教学一般需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之上,所以将互联网思维纳入教学之中,便是优化教学模式的应有之义。笔者认为,这里的核心要件不仅反映在师生之间,还反映在学生之间。
2.3 丰富教学评价形式
需要关注每位学生职业能力构成中的比较优势,所以就应该打破同质化评价体系所带来的不足。为此,丰富教学评价形式成为了这里的指导思想。
3、合理化路径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合理化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3.1 会同专业院系建立协商机制
如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则需要与专业所在院系就职业能力构成要件进行协商。通过协商可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仓储管理岗位、物流信息化岗位、物流市场营销岗位等。这样一来,计算机教学的着力点也就清晰了。如,仓储管理岗位对于单据的填写能力要求较高,那么就需要加大表格制作方面的教学力度。
3.2 重构教材体例满足职业要求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使用自己编写的教材,从而这就为重构教材体例提供了便利。笔者建议,为了降低重构教材体例的实施成本,以及对教师教学所造成的困扰,可以用教材内参作为弥补现有教材内容所存在的不足。教材内参则根据专业群(如以物流管理专业为核心专业),通过充分挖掘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能力要件,切实将计算机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