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潜能开发途径的论文(第2页)
14 次下载 4 页 5798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二、影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潜能开发的障碍因素分析
从哲学视阈看来,潜能开发不受其他因素制约,是无条件的。但是,从管理心理学视角分析,对于微观环境下的具体的人来讲,潜能开发往往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是有条件的。具体而言,影响潜能开发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主体因素两个方面:
1.从环境视角分析,环境优劣是影响潜能开发的宏观因素。潜能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外部环境因素与个人的潜能开发息息相关,而环境的优劣程度往往影响个人的潜能开发。《科学蒙难集》一书列举的62个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蒙难的事例,如卡诺(sadiCarnot)发现的、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直到半多个世纪后才被社会承认;孟德尔(GregorJohannMendel)发现的遗传定律,被压制、埋没整整35年之久;伽罗瓦(Galois)发明的群论,被社会埋没40多年……[2]。反观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大大超越19世纪所取得的成就。同时,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周期越来越短。如19世纪发现的发动机原理到发明发动机经历了40多年;内燃机从研究到工业化耗用了38年之久。而20世纪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周期大大缩短。如移动电话仅用了4年时间,而激光技术从发现到应用间隔不到2年。由此可见,环境因素对人的潜能开发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现状看,其潜能开发在环境上的障碍主要包括:组织架构方面层次多、封闭性强,信息传导慢,权力至上,制约了管理人员潜能发挥。人才结构方面缺乏柔性、流动性差,容易使人产生惰性,形成职业倦怠,使管理人员的潜能被封闭,创造力被禁锢。人事管理方面存在着评价体系不合理、缺乏激励机制,影响了管理人员的潜能激活的动力。此外,还存在着缺乏协同协作精神,缺乏对同事的信任;工作精力不能集中,容易被业务琐事打扰;过分强调合作或竞争;教条主义严重,对冒险行为进行的惩罚,缺乏将管理创新想法转化为行动的环境支持,等等。
2.从主体视角分析,个人素质是影响潜能开发的微观因素。尽管潜能的开发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但其最终形成还受到个体的生理状况、能力、性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生活经历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就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而言,通过实践发现,潜能开发往往会遇到一些障碍,如缺乏信心、思维定式等,归纳起来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知觉、情感、智力及文化上的障碍。知觉方面主要表现为:把无确切根据的假设作为事实接受;难于把要探索研究的问题分离出来;把问题扩得过宽或者把问题缩得过窄;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感觉器官,过分相信视觉等。情感方面主要表现为:害怕出现教学事故;对探索未知的恐惧;一味顺从上级或领导,不敢提出反对意见;喜欢对一些想法进行评判,而不喜欢提出新想法;对上级、同事或下级产生畏惧和不信任;难于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职业倦怠等。智力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分倾向或依赖以前的工作经验;过分依赖逻辑思维,无法打破思维定式;在利用直觉思维时表现迟疑;在以往的统计或经历中失败次数过多;固定的范式,很难关注周遭工作环境变化。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过于渴望归属或者得到认可,愿望过于实际;认为质询、提问、反驳是不礼貌的行为;喜欢一成不变,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担心在质疑或反驳时表现出自己无知;解决问题的压力过大等。以上各种表现形式,都是主体在自身因素支配下而采取的消极适应方式。心理学家研究证实,消极因素钻入自我防卫的贝壳,会使人的精力大量地消耗在逃避困难和挫折的威胁之中,因而往往难以用于创造性的改变,使潜能得以开发。
三、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潜能开发的路径选择
潜能的开发并不神秘,是有规律和方法可循的。基于潜能开发的多维结构机理,要在环境和主体两个方面,从平台、机制、个人三个视角,探索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潜能开发之路。
1.以优化环境为平台的潜能开发之路。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潜能的开发,既有赖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更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主要探讨怎样才能形成一个有利于开发潜能的平台。平台泛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活动的平台相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具体活动平台既不能表现人的潜能,也不能发展人的潜能。在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臵的基础上,高校组织应为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平台,促进管理人员潜能开发、脱颖而出。一方面,要提供事业平台,营造成长发展氛围。良禽择木而栖,名士择贤而倚,事业平台是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是潜能开发和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因此,要给予管理人员相应的事业平台,通过明确管理人员的事业内涵、事业权限和事业资源,保证他们在工作中有事、有职、有权,从而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他们的潜能得到发挥。同时,高校领导者要富有创新精神,把行政管理人员潜能开发看作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宽松氛围。另一方面,建立人员交流平台,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构建管理人员的交流平台,可以通过交流、碰撞、裂变、提升,不断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能力,营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氛围,同时也能畅通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充分发挥其潜能。高校可以构建管理人员后备骨干人才库,通过宣传骨干人才在高校管理发展中的重要贡献,为管理人员向更适合自已发挥潜能的岗位铺平道路,给这些人员提供充分展示才智、潜能的机会,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从而带动整体管理人员的潜能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