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贵州水稻栽植密度的发展历程述评(第2页)

12 次下载 2 页 2331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2普及宽行窄株的插秧方式用宽行窄株的插秧方式代替当前的方形插秧规格及残留的宽窄行的方式。具体规格应为(30~33)cm×16.5cm,高秆品种行距适当加宽,中秆种品种行距适当缩小。实现上述插秧规格的调整,结合选用适合当地高产高效的品种、培育壮秧,改超量使用分蘖肥为补施中后期的穗肥和粒肥,推行好气性灌溉等系列关键技术,促进水稻高产。
  
  参考文献
  [1]邹文斌.籼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J].耕作栽培,2006(5):1-5.
  [2]苏祖芳,霍中洋.水稻合理密植研究进展[J].耕作栽培,2006(5):6-9.
  [3]留汉尧,梅俊中.水稻高产栽培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耕作栽培,1991(2):25-26.
  [4]陆阳平,张选怀.水稻超高产栽培密度与肥料试验[J].安徽科学,2007,35(17):5112,5168.
  [5]丁涛,秦玉金.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效益及生育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37-333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