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师范类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与体质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第2页)

本文共计24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不参加体育锻炼组与参加体育锻炼组成员在SCL-90各因子的比较中,除强迫、敌对、偏执、其它关系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6项因子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1.2 不参加体育锻炼组与参加体育锻炼组成员在体质9个因子的比较中,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2 建议

  3.2.1 学校部门在修建体育场馆的时候,从实用性与广泛性角度出发,多考虑修建适合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等项目锻炼的室内场馆。

  3.2.2 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专业魅力与气质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个别体育教师身材发胖,上课“放羊”,不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与专业素质,更是让学生厌学,逃课。

  3.2.3 大力发展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和比赛工作,通过开展校内外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不仅可以达到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目的, 掌握一两项专长的健身手段,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兴趣逐渐转移到体育锻炼中来。

  【参考文献

  [1]杨鄢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129(5):20-21.

  [2]王甲福.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及其与体锻炼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林上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体育锻炼调节方法的(下转第276页)(上接第167页)综述[J].科教文化,2012:178-179.

  [4]杨剑.大学生心理资本、体育锻炼行为与人格发展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2):96-10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