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铁路企业物资清查活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554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一是物资、财务、审计以及相关业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单位物资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不履行制度或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二是基层单位应加强自身管理,立足物资管理规范性、风险性,依据相关制度做好日常监管。

  5、从物资清查专项审计看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

  (1)凸显企业降本增效的目标导向。

  本次物资清查质量专项审计紧密围绕加强物资管理,实现经营管理降本增效的目标导向开展,不仅仅是传统的查错防弊,还要评价并改善铁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使其更加科学、高效的运转。内部审计不仅仅是铁路企业内部经济监督部门,也是铁路企业管理与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围绕积极促进铁路更好发展的内在需要,为铁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而服务。

  (2)推动优化经营管理流程,促进各部门规范自身职责。

  本次专项审计发现了铁路企业在内部经营管理环节方面的一些问题,暴露了企业部门之间职责交叉重叠的模糊地带,为下一步规范各物资管理环节,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提供了实践依据。

  (3)警示和帮助基层整改,维护企业利益。

  通过反映本次物资清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纠正、制止和查处,预防、减少风险损失,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贯彻国铁集团的政策方针,督促企业各级管理者勤勉履职,从而帮助和促进基层各单位效益的发挥,增加铁路经营管理效益。

  (4)进一步“摸清家底”,防范物资管理“小金库”风险。

  本次物资清查质量专项审计进一步摸清了各铁路企业家底,基本做到了各项铁路物资颗粒归仓,发现了大量时间跨度久、形成原因复杂的账外物资并予以点收入账,确保铁路企业资产真实性,有效规避账外保管物资所产生的“小金库”风险,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6、进一步做好内部审计,增加铁路效益的几点经验

  铁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以“内向服务”为中心,主要在企业组织治理、风险防控、内部控制等领域发挥监督职能。一是审计模式逐步实现从财务账本转向主动参与铁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二是审计方式逐步实现以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参与、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转变,进行全过程审计监控;三是审计成果逐步实现以追求单纯数字成果向追求审计综合绩效的转变。

  (1)实现从面向财务账本的单纯性审计向深入管理活动的综合分析评价转变。内部审计正在朝管理审计的方向发展,更深入的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发挥审计监督、咨询的功能,逐步扩大审计内涵,丰富审计信息,最大程度地提升内审工作的综合价值,力争在应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本次物资清查质量专项审计是国铁集团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良好实践,通过物资清查来诊脉铁路企业的物资管理,综合分析评价铁路企业物资管理行为,就反映出的管理难题出谋划策,有助于铁路企业整体物资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铁路企业内部审计转变工作思路。

  (2)加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的力度,贯穿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事后审计只能查错纠错,不能防患于未然,且事后改正往往费时费力,同时对不可避免的损失也是无能为力。只有将审计工作着力点逐步前移,发挥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同步性的优点,扩大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的工作范围及深度。形成有效的预警、预报系统,才能防微杜渐,将管理隐患和漏洞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强化跟踪审计,形成审计监督闭环。定期进行跟踪审计,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追踪,检查是否已按照处理建议整改到位;对于提出的建议检查是否能够贴合经营管理实际,是否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形成内部审计的有效闭环。

  (4)合理运用铁路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内部审计要进一步加快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近年来,铁路企业不断尝试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逐步开发和完善铁路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路法律法规的信息化共享,审计数据的网络推送,经济指标的系统分析,审计发现问题全过程跟踪记录等功能,为铁路企业内部审计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手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