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广播语言的特色与主持人的语言功底论文

本文共计647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广播语言的特色与主持人的语言功底论文

  摘 要:广播语言是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变体,具有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等语言的基本属性,其存在和发展必须紧跟社会和时代进步,紧紧围绕受众需求。广播语言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语言或艺术语言,有自己的特殊丰富的表现手段,从语音的标准、清晰、流畅到语言表达的规整规范、庄重大气,都有别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吐字发声、情感表达有着更严格的要求。由于广播以声音为单一的传播手段,不如电视的表现手段丰富,因此广播语言更要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悦耳动听,发挥其描写的特色和绘声绘色的优势。近些年,广播媒体改革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节目形式多样化,新媒体技术融合,广播语言呈现出多元特色,伴随性逐渐加强。众多的特点和属性构成新形势下广播语言的特色,因此必须发挥广播语言的特色之美。 要发挥广播语言的特色之美,就必须通过主持人语言来表现。主持人语言是节目的主干或主线,主持人语言的水准高低、语言功底的厚薄,从节目内容到语言表达都直接关系着节目的整体质量。近几年一些媒体过分的追求收听率而标新立异,忽视语言的规范性,甚至出现媚俗化、低俗化的倾向,语言规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主持人的语言功底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主持人的语言功底作为从业的重要基本功,不论何时,都必须按照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加深语言功底并落实在表达环节中,使整体节目锦上添花,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广播语言的特色与主持人的语言功底论文

  关键词:广播语言;语言特色;语言功底;基本功

  一 引 言

  伴随着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广播语言也应运而生。长期以来,广播语言逐渐形成了庄重大方、清晰明快、刚柔相济、亦庄亦谐的特色,始终发挥着传达政令、针砭时弊、反馈民声、褒扬正义的重要作用。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此外,广播语言的多元化也有不少误区,如方言化、港台腔;加之主持人节目数量大规模增加而质量却良莠不齐,加强主持人的语言功底成为重中之重。 作为一个看似“老生常谈”的永恒话题,不断自我提升和完善,从而更好地体现广播语言的特色之美,发挥广播媒体的优势,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二 广播语言的特色

  我们总会为精彩的文学作品而陶醉,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语言,能传递思想感情。同样广播凭借独具特色的语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百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直到今天,广播仍发挥着独特的传播效力。

  (一)广播语言概述: 广播语言是以语音和词汇为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是传播者籍以思维,与受众探讨问题、沟通情感、交流思想的一种特定工具。①简言之,广播节目中所涉及的语言都是广播语言。广播语言在传者与受众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和协调的关系下,经过不断创新和沉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分析广播语言的特色: 所谓广播语言的特色,指在运用广播语言的表达手段时逐渐形成的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②主要包括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语体特色,表现特色和个人特色等。

  广播语言的本质特色: 广播语言属于大众社会的精神财富,必须接受社会的推动和变革,只有积极向上的、优雅的语言才能赢得听众的赞赏。 2.广播语言的职业特色: 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语言,与日常生活用语、书面语和电视语言相比,广播语言更注重自己的表现手法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对语言规范有严格的要求: 广播只有声音,没有图像,听众只能通过传播者的语言表达和声音传输来接收信息。所以,广播语言必须具有语音的纯正和美感及普通话的规范,而不能借口语化、生活化来消减语言的力量。发音不标准、吐字不清晰,表述不准确,必然会影响广播语言有效传播。如有主持人将“曲qū江”读成qǔ江;想表达令人不太满意,却用了“差强人意”,而这个词的本意并非如此,显然用词不当。

  (2) 注重情感的把握: 广播语言始终伴随着情感,只要将文字内容形之于声,就一定有明确的态度和感情。每当听到叶子的声音时,心中总会泛起对青春和往事的回忆。

阅读全文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