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第2页)
24 次下载 3 页 5119 字【 字体:大 中 小 】
附录:在参考文献后空两行左起顶头用四号黑体写明“附录”字样,另起行编排附录内容,格式参考正文。
范文
摘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以学校“原道”文化为价值取向,紧扣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通过搭建发展平台、优化培训模式、完善科研体系等举措,有力地助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原道文化;教师;专业发展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的前身为始建于1934年的“私立原道中学”,是一所有80多年优良传统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近年来,学校注重内涵发展,以“原道”文化为价值取向,紧扣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通过搭建发展平台、优化培训模式、完善科研体系等举措,有力地助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一、搭建平台,注重分层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在教育、教学和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教师教育必须植根于鲜活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学校积极进行机制创新,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建立了专门的“教师发展学校”,突出以自我规划、自主管理、自我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自主管理制度。通过师徒“结对子”、“压担子”等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学技能、专业思想方面的教育。对于骨干教师、名教师,突出教学实绩和教育科研的指导与考核,打造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队伍。
学校早在2011年探索建立由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科研成果突出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加强学术委员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信息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咨询、学术指导、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职能,在推进学校发展、品牌建设、课程改革、师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建设研究型高中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打下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同时,学校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对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进行调查,了解本校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和专业发展要求,建立了“教师发展学校”。按照合作性、参与性、生成性、研究性原则,注重分层发展,开设了针对青年教师教学方向和班主任方向的青蓝Ⅰ班和青蓝Ⅱ班,教学新秀、教学能手为主的名师Ⅰ班和教学能手以上骨干教师为主的名师Ⅱ班,以全体中层管理干部为主的管理Ⅰ班和以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备课组长为主的管理Ⅱ班,以全体教职员工为主的通识班,并确定了每个班级的学员组成、发展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把学科专业类课程、教学实践类课程、教育管理类课程、教育研究类课程等交汇整合,学员在公开教学、课题研讨、专家讲座、论文撰写等丰富多彩的教师教育活动中茁壮成长。学校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13年以来,学校共有20多位青年教师先后获得无锡市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等专业荣誉,有两名教师成功晋级江苏省第十三批特级教师,形成了一支名特优教师领军、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的科研骨干团队,学校还多次在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组织的年度评比中获得办学绩效突出奖,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开设讲坛,优化培训模式
面对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高中新课程改革不仅要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和未来发展需求,构建起学科基础知识与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以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学校以“原道讲坛”为主要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来校开设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讲座,内部挖掘优秀教师介绍经验,建立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第一层面:专家引领,指明方向。2013年以来,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赵宪宇副院长、江南大学田良臣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谭顶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教授等知名教育专家受邀来校讲学,就高效课堂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班级自主管理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第二层面:同伴互助,关注草根。这一层面旨在充分发掘在校园文化、学科文化、教研文化、班级文化、科室文化和网络文化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的教职员工,充分分享专业成长故事,为每位教师提供自我展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平台。杨骅老师以高考语文阅卷为主题所作的“寻找美丽的蝴蝶”、物理学科组长陆健老师的“学科建设的自觉追求”、江苏省中学物理教学名师赛一等奖获得者谢治畅老师的“谈优质课的打磨过程”、省教育学会课题主持人纪夕新老师的“创建书道拳”等讲座深深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教师讲坛、班主任讲坛、青年讲坛、学科讲坛等系列“原道讲坛”活动,充分展现了学校教师的教学创新和精神风貌。“原道讲坛”系列活动把高深的教育教学理论和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有机融合,缩小了教师间教学观念上的差异,拓宽了教育教学视野,有利于教师不断解决自身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升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尽快实现由“教书匠”向“教研型”、“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成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优化策略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美术教育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论文
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措施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考察课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
浅谈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多元评议为写字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论文
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论文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探究论文
中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结合论文
图书馆与国民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论文
发表教育论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项目管理沟通的意义和方法
论文致谢的意义和作用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
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
教育论文的写作意义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