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第3页)
本文共计817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1. 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当前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
2. 行动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实践研究,构建和完善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3. 文献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4. 经验总结法:针对实验过程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充分利用和开发课题资源及现代性教学手段,重新组织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学策略,不断完善新的课程体系,撰写总结或实验报告。
(二) 途径:通过研究者个体行动研究以及小组协作行动研究。同时注意吸收借鉴国际、国内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探索适合我国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构建科学的语言学习环境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五、研究时间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2年(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共分以下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1月至2007年2月),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健全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以加强对课题研究的领导和管理。
2.做好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工作,撰写研究方案。
3.聘请省内外有关英语教育界专家来校指导并参与子课题的拟定。
4.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课题研究任务。
5.宣传课题研究的意义,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开始收集有关资料,建立档案。
6.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明确活动地点、落实研究资金等。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全面推进研究,边研究边论证,逐步完善研究方案。
2.对全校师生进行总动员,开展讨论,采用写文章、听讲座、看录象等形式,提高对实施课题研究的认识。
3.开展英语优秀教案评比和研讨活动,聘请专家举办有关专题讲座,总结经验。
4.通过问卷调查法,个别谈心法,了解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
5.进行课题阶段性总结、验收。
6.积累资料,做好学期、学年阶段性总结工作,及时推广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09年3月)
1.搞好总结,撰写科研总结报告。
2.迎接专家鉴定和验收。
六、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1.研究报告,研究论文:1)专题论文(分年级分问题);2)单项性论文(就某一问题);3)研究性论文(学校根据该项实验写出科学评估等方面的论文)。
2.经验总结材料:1)阶段性总结材料;2)一轮实验后的总结;3)学校根据本地该项实验的情况写出经验材料。
3.英语课堂教学展示。
4.研究课例和课件、优秀教案集。
七、研究原则
1.情感性原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题实验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对学习的情感、兴趣,因此,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必须重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情感,并将形成发展这种动机和情感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2.创新性原则
在吸收、融合、借鉴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对实现教学目的的更有效的方法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方法的本质特征形成有特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并以新的思想和原则为准绳,以基本方法为主体,通过对基础方法的系统化组合,具体化分析构建适合具体课堂的教学结构模式,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和英语学科特点的教学法新体系。
3.交际性原则
在课改、课题实验中,学生要能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所使用的语言应当是交际用语,教师要设法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的交际活动、情景,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和创造性语言的尝试,促进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进而逐步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
4.实效性原则
在课题实验中,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要考虑到有利于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完整性,流畅性和正确性。活动要多种多样,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能有机会自主的选择、决定学习的最有利时机、内容和学习方式。任务完成后应该能展示出结果。要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和操作的模式,使任务有可操作性。在任务进行当中,要能为学生提供个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有机会处理自己在某种技能、某项知识上的不足,以便使自己完善,并得到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提供出创造的机会。


浅谈初中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如何合理安排技校学生的一堂课的教育理论论文
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探讨论文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网站推广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精选12篇)
浅谈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浅谈成人教育的作用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问题
电力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MPA论文范文
分析国际市场下的国际运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策略
服务预售及其实施策略探究
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秘书的说话艺术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莱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符号文学论文
浅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