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构建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41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首先,教师可以依据本地特点和学生自己提议整理出几个主题,如:某超市的营建给周围居民带来的影响;空气污染给本地居民带来的影响;水资源缺乏给本地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等等,由各个学习小组自主选择自己的调查主题。

  然后,在小组内部通过小组讨论将主题细分为几个方面,每个小组成员依据各自特长或兴趣负责某一个方面。在一段时间之内(如一周),小组成员通过各自的调查研究,将查询到的信息以及形成的观点进行整理。

  之后,由小组推荐的某一成员负责合并各个部分,整理出完整的调查报告。在此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权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规定的课时里,要求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结果。小组汇报可以采取自愿的形式,面向全班,各小组成员都有机会汇报自己完成的部分。这种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既可以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自信,也可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与促进。优秀的作业可以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这种小组汇报的作业(书面材料与口头汇报的结合),将成为评定学生学习成就的重要依据。在全学年的教学中,可以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要在小组汇报中完成一次口头汇报。

  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在调查方法、资料来源、观点提示等方面提供帮助的话,将会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适用范围

  一般认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学校更适合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这种看法主要基于两点:一是这些地区国际性交往较多,具备所需的社会环境;二是这些学校具备所需的软硬条件,比如计算机网络设备、图书馆或师生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小学开设英语课)。

  事实上,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地区,可以考虑在具备条件的县镇乡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从文化资本的补偿理论来看,城市学校学生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中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并思考国际理解的相关问题。这种学校外文化资本的不平等需要在学校教育中进行补偿。如果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只面向城市学校,将造成学校教育中学生获得文化资本的不平等,从而加大城乡学生在国际理解素质上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城乡学生整体素质的差距,违背了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权利、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根本原则。因此,国际理解教育不仅是适合城市学校的新课程,也是某些具备条件的县镇乡学校所需要的新课程。在这些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