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关于当前检察技术工作的几点思考(第2页)

12 次下载 3 页 353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一是检察技术业务没有作为必经程序真正融入到检察执法办案流程,并且没有法律法规对其作出刚性要求。二是检察技术部门与办案部门缺乏对于技术问题的良性交流。一方面检察技术部门难以了解办案部门办理的案件是否涉及技术协作的需求。办案部门也不清楚技术部门能提供哪些技术协助。另一方面是当办案部门需要技术协助时,有时又出于保密的需要,也不会对技术部门透露太多的案情,因此技术部门与办案部门之间的`交流仅限于“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一种形式。三是基层检察院技术门类不全,人员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办案部门的技术支持需求。当办案部门需要检验鉴定的时候,基层院由于人员和设备的不足往往需要前往上一级检察院进行鉴定,反而影响了办案效率。

  (3)职能定位有待统一

  检察技术工作是一项专门性的业务工作,它不仅仅是负责购置设备、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它的重点更多的应该是在诉讼中的运用,为审查起诉、批捕监督及职务犯罪侦查等提供有力的技术协作,这既是加强法律监督的必然要求,也是规范司法、执法水平的必然路径,是实现检察技术工作角色价值重要内容。但实际上,从目前的分类管理的方案看,是将检察技术部门划定为综合辅助部门,弱化了检察技术职能作用的发挥,同时,一些基层院对检察技术工作职能定位和作用认识发生偏差,将技术工作等同于后勤保障工作,以至于技术人员经常迷失于琐碎的设备维修工作中,从而忘记其还有侦查办案和法律监督等其他重要职能的存在。

  三、对强化检察技术职能作用的思考

  (1)制定工作规范,加强检察技术在执法办案中的应用实效

  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是加强技术工作实效的必然要求。伴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制定和完善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检察技术工作细则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技术工作指引,工作细则应全面规定各项检察技术条线的目的、适用范围、法律依据、目标职责、工作步骤等,并配备工作流程图,以便从工作程序上保证技术角色功能的实现。而在实际工作中,这方面规范还存在着许多缺失,导致检察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往往存在着“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影响了检察技术协助办案的实效。

  具体来说,又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明确检验鉴定、文证审查、技术协助等从收集、委托、处理、鉴定、审查等一系列的工作细则,做到有章可循,切实将检察技术应用纳入执法办案工作流程并作出刚性要求,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模式。二是进一步完善同步录音录像等视听、电子证据的随案移送制度,明确同步录音录像以及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三是进一步明确检察技术部门的主要职能、工作重点,确立检察技术的法律监督地位。

  (2)明确检察技术应用协作配合机制,不断增强检察技术工作规范化

  理顺检察技术部门与办案部门间协作配合机制,对于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各部门间应有的整体功能和各个个体独立功能具有积极作用,是提高办案效率与质量、履行检察职能的重要保障。

  一是协作配合机制应对各检察业务部门在办案中对于应当进行检验鉴定、文证审查的情形进行明确的规定。二是协作配合机制应对检察技术部门和办案部门在协作和配合工作中各自的责任和任务进行明确的规定,并针对检查技术部门介入各办案部门执法办案制定详细具体的工作流程,从而把协作配合机制真正落到实处,使得技术协助常态化。三是配合机制的建立应采用一种自上而下、上下联动的方式,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一个统一的协作配合机制框架,其他各级检察院在这个框架范围内再根据实际情况逐级细化细则。

  (3)夯实基层基础加强队伍专业化,提升技术能力和水平,使检察技术工作可持续发展

  检察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状况,直接决定了检察技术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而近年来,随着科技强检战略的实施,检察机关信息化工作的建设与运维任务工作繁重,同时,大多数的基层检察院检察技术人员人数少、工作兼顾面多,所以经常处于应接不暇的工作状态,难有机会接受更深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而检察技术门类的专业性强,新形势新任务也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对专业检察技术人才培养,改善检察技术队伍结构十分重要。一是要建立对各个技术门类定期培训的长效机制,分级组织安排以不断提高检察技术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二是坚持开展紧贴工作实际的岗位练兵活动,使检察技术干警以练促学,以学促用,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三是完善对检察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分类管理的政策,减少检察技术人才的流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