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 正文

兰州饮食文化论文3000字(第2页)

本文共计35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兰州酿皮子有两种,一种俗称“水洗酿皮” ,制作时加食碱或蓬灰水将优质面粉和成面团,然后在清水中用手捏洗,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待面团洗成粉汁后,取出洗不掉的粗质部分另外放置,俗叫面筋。粉汁澄清,滤去多余的清水,搅和均匀,舀入抹过油的大平底盘中,盘浮于沸水锅中蒸熟(或用笼蒸熟),成薄圆片形,待凉后切成细条,便成酿皮。面筋则另外上笼蒸熟,切成薄片,随碗搭配入内。吃时佐以油泼辣子、芝麻酱、芥末汁、蒜泥、精盐、陈醋等调料,味道鲜绝。另一种俗称“高担酿皮”,制作方法不用水洗,而是把面粉放在凉水中搅和均匀,加入食用碱,调成稀糊状,舀入抹过油的.大平底盘中,盘浮于沸水锅中蒸熟(或用笼蒸熟),成薄圆片形,待凉后切成细条,便成高担酿皮。这种酿皮因没有洗出面筋,颜色较普通酿皮黄且深,味道更爽口,备受广大食客喜爱。

  (三)浆水面

  浆水面是兰州的一种风味食品,用料讲究,制作精细,酸香清雅,面条筋道爽口,倍受当地群众喜爱。

  浆水是兰州本地群众自制的一种饮料,一般以芹菜或莲花菜为原料,在沸水中稍煮,加入少许面糊,将水与菜倒入洁净的坛中,放入浆水酵子,经二、三日发酵,即可食用。以芹菜所酿味最佳。浆水加入食糖作饮料,特别酸甜适口,具有帮助消化、清热解暑的良好功效,有益健康。

  浆水面的作法是先擀面,和面时放碱少许,经反复揉搓,擀成厚薄均匀的面张,稍晾,用刀切成细长的面条。浆水烧开炝入葱花,放胡椒面、姜面、精盐。面条煮熟后捞入碗中,浇上晾凉的浆水,撒上香菜,吃起来开胃去腻,清热解烦,别有风味。

  (四)灰豆子

  灰豆子是兰州特有的风味小吃。据老年人说,清宣统年间,在南滩街(互助巷)就有一家海家灰豆铺,传说这家灰豆铺的主人便是灰豆子的创始人。

  灰豆子是用麻色小豌豆煮成的。先将精选的豌豆淘洗干净,再用清水将其泡胀。然后放进铁锅,加适量灰碱和少量水,边炒边煮,以不炒焦为宜。待豆子皮软瓤沙,便倒入砂锅中,加清水、红枣等调料,用小火煮。煮成稀糊后,色呈暗红,豆粒绵软可口,豆汁浓稠适度。吃时加适量白糖,甜香宜人,别具风味,备受老少欢迎。

  (五)热冬果

  兰州是有名的“瓜果城”,兰州水果中最为有名的是冬果梨。梨,有“百果之宗”的称号,为我国原产。兰州栽培梨树历史悠久,清康熙、雍正年间编纂的地方志书都有“兰州出梨”的记载。冬果梨“形椭圆大于长把梨,生青熟黄,色香味俱胜,耐久藏兼能寄远。”它色泽鲜艳,形体美观,皮薄肉细,甜酸适度,能长期贮存,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市场。

  兰州人食用冬果梨时,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其功效,创造了“热冬果”吃法,就是把冬果梨洗净后切块煮熟,连果带汤一起食用。这种食用方法既保留了冬果梨的味道,又发挥了其药用保健功效。“热冬果”若去核掏空,再装入蜂蜜、冰糖煮熟,连汤带果食用,有止咳散寒的功效,更有清肺去痰、止咳的特效。每逢严冬来临,在兰州的街头巷尾,均有设摊出售者。

  兰州特色饮食还有砂锅子、百合桃、酿白兰瓜等,品种繁多,内容丰富,独具浓郁的地方特色。

  二、兰州特色饮食民俗的特点

  (一)鲜明的地域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兰州特色饮食民俗离不开兰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兰州市大部分地区位于甘肃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处黄河上游,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兰州人自古以来就注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山泉溪流的地方,就开渠自流灌溉,并设置水磨加工粮食。黄河水面与农田垂直距离很大,就创制水车,倒挽河水灌田;而在远离黄河、泉溪的川区,则掘井,设置“水挂子”(木制畜力提灌机械)提水灌田。在无水灌溉的山川地,则发明砂田覆盖技术,能够抗旱保墒,获得丰产。千百年来,经过兰州人的吃苦耐劳、因地制宜和扬长避短,将干旱地区的兰州,建成为著名的“瓜果之城”。

  (二)独特的民族性

  兰州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兰州的发展,回族人口急剧增长, 2010年回族人口增加到109515人,回族成为兰州仅次于汉族的第二大民族。清朝末年的回族厨师马保子制作的清汤牛肉面享誉金城,成为清真名牌食品。如今,兰州回族人以开清真牛肉面餐馆者居多,尤以马子禄清真牛肉面著名。回族民众的清真饮食习俗在兰州饮食民俗中自成一系,清真菜系已成为兰州饮食民俗的一大特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