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之常平凡而伟大的电化教育先驱的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88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刘之常认为,“我们实施电影教育事业,要注意教学上的方法。如没有教学方法,设备即使再完善,管理即使严格,仍不能使教育发生。”[20]
在长期的电影教育实践过程中,他总结出了富有推广价值的电影教育教学法,提出了开展电影教学的具体要求。他认为,开展电影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通过“音乐”、“幻灯”、“歌词”等协助工具,调动和维持观众兴趣
刘之常认为,电影场内的教具不仅有电影,还应该有音乐、幻灯、歌词等,这些是电影场内开展电影教育重要的协助工具。
在放映影片前或者休息时间,可以使用这些协助工具播放“粤曲片”、放映广告、开展时事教育、播放歌曲等,以达到激发观众热情、维持观众兴趣、丰富观众知识、陶冶观众情操、协助电影教育的目的。
(2) 通过“影片”这种“主体教具”,实施电影教育
刘之常认为,“影片”是电影场内最为重要的教具,通过“影片”对观众实施教育是电影场的`最重要的途径。
他认为,影片放映时,应该重视以下几点:[21]
1) 注意影片指导:刘之常认为,由于观众素质以及影片等多方面的原因,放映影片时要重视指导。常用的指导方法有:编发说明书、口头说明或放音机播音说明。
2) 注意影片配合:刘之常认为,每期为观众播放的影片,应配合选用,如“风景片”配“政治片”或“自然科学片”配“艺术片”。刘之常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片内容调和,教育目标普遍,否则如单选一种,不免有偏颇之憾”[22]。
3) 注意运用手段:刘之常重视运用多种手段辅助影片放映。比如,他认为“开映教育片时,必须加映滑稽片,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他认为,采用这种手段,可以收到“美满的实效”,但同时,他还认为,这种手段仅仅是手段,不是目的。
4) 注意观众意见:刘之常非常重视观众对于影片的意见,他认为,只有观众接受了影片,影片才能对观众产生效果。
(3) 走近观众实施民众教育
刘之常认为,开展民众教育,不要等观众来接受教育,而应该送上门去,对民众实施教育。为此,他建议通过设立分场、本地巡回、外地巡回等渠道开展民众教育。
刘之常的电影教育的教学法,符合教育规律以及当时我国的国情,极富推广价值。1935年5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杭州召开年会,刘之常等前往表演教学方法,颇受各界称赞。[23]这种方法很快被人们接受,成为当时乃至以后较长时期我国电影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对推动我国电影教育、民众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 朴素的“整合”思想和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简称整合)是当前教育技术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话题和重要的研究内容。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刘之常就曾经谈到过这个话题。他在文章《电影在教育上的价值和实际》以及《电影教育实施法》中均提出了电影与自然、地理、历史、公民教育、算术、国语、美术等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整合”这个术语,但却体现了整合的意义),这种结合可以视为较早的“整合”思想和理念。
刘之常认为,要结合学科性质采用电影教学。他说,“在小学校中,都拟采用电影去实施全部教育,则吾人可以确信他们非陷于大大的谬误不可”[24]。他认为,“利用电影,究竟于怎样的教育为最良?”,“须先将教材的本质及目的等,加以详细的考察”[25]。“必须依着教材的种类、教材的个性”[26],“要依着教师有甚深的教材研究,确实能抓住了那一种教材的特质,再考量着电影的特质,然后采用起来,方能相得益彰,能获实效”[27]。他认为,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目的,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实施方法和整合策略。他的这种深入课程的整合思想在当时是比较超前的。我们今天提出的“小整合”不正是刘之常当时提出的深入课程的整合思想的反映吗?
并且在《电影教育实施法》一书中,使用大量的篇幅,列举了电影与自然、地理、历史、公民教育、算术、国语、美术等学科整合的案例。


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论文(9篇)
浅谈完工百分比法在企业建造合同实务中的公道运用
对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探讨
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管理能力探究论文
浅谈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
浅谈企业标准资料管理
浅谈油田企业的薪酬管理
浅谈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浅谈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思考
浅谈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
音乐教学与美术体育相结合的论文
中职美术人性化的教学浅析论文
浅谈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生活化策略
新课改下高校美术基础教育创新研究论文
中职学校美术教育论文
德育如何融入中学美术教学的策略创新论文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的专题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开题报告和正文的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