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之常平凡而伟大的电化教育先驱的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88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刘之常的“电影是教育的工具”的观点,带有明显的工具主义倾向,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学人的普遍观点。这种工具主义倾向既是早期电化教育学人对电化教育的粗浅认识的表现,也是他们唤醒民族精神、增强国力、抵抗外辱的历史使命使然。这种力图通过媒体技术来改良教育进而改良社会、救国救民的实用主义工具倾向,具有鲜明的时代和民族特色。[11]
(2) 电影教育是视觉教育的延续和发展
刘之常进一步指出,利用电影开展教育,其实是视觉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他说,“至于利用视觉来实施教育的人,古来不胜枚举”[12]。同时认为“利用电影教育,实施教育,作为视觉教育的时候,这可算是视觉教育上的一大进展”[13]。因此,他认为,电影教育其实不是一个“新”的现象,他属于视觉教育的范畴,是视觉教育的延续的发展。
同时,刘之常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针对当时国际上对于视觉教育的两种倾向(其一是过分重视视觉教育的观点,例如美国;其二是轻视视觉教育的价值的国家,例如德国),他认为,两种观点“未免失之过当”,“要加以考虑”。同时认为“站在积极提倡电影教育的立场上看,要加强视觉教育的速力和效能,那教育电影的提倡,是刻不容缓的”。
他的这种“电影教育是视觉教育的延续和发展”的观点,明晰了电影教育和视觉教育的关系,使得人们可以基于视觉教育的理论来研究和开展电影教育,有利于电影教育的发展。
2 基于媒体的系统设计的思想
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电化教育第一线的电化教育学人,对于如何更好地实施和推广电影教育,开展基于媒体的教学设计,是刘之常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
刘之常认为,电影教育和作为娱乐的电影是不同的,“电影教育的一个名称,在我们使用起来,至少也是较有计划的、有系统的”。[14]他进一步指出,作为教师,应该有这样一种思考,“实施电影教育的意义要明了,应如何施行起来的考定,又非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法则和考案,而表现于实际不可。以不是这样,便不配加上教育两字,假使是仅茫然地向前施行,至多可以说她是娱乐罢了!”[15]因此可以说,刘之常是非常重视电影教育施教前的“计划”和“设计”的,认为只有“按照一定的方法法则和考案”,电影教育才能真正实施。
为此,刘之常首先分析了学习的要素。他认为,学习主要包括“活动者、目的、材料、作用”[16]等四个要素。并对材料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材料“也可以说是场所,如果说是材料的话,指的是既存的文化,也就是学习内容。如果说是场所的话,指的是环境。”[17]
他进一步指出,这些要素“各自发挥她本质的机能,但必须等到能够作有机的活动的时候,才算伟大的学习”。[18]也就是说,这些要素要各自发挥作用,同时要协调一致,有机结合,才算伟大的学习。
为了达到“有机的活动”,他认为,要考虑“教材材料的本质”,“并需考虑学习者的心理发达的程度”,然后“再来选定电影”。对于选定后的电影,还要做好试片、记录字幕、练习说明、编印说明、订立节目等几个方面的准备。由此可以看出,刘之常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教学系统设计思想,并提出了基于电影媒体的教学过程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
另一方面,刘之常还重视对影片的设计,并提出了影片编制的具体要求,比如:全局要有主旨、可以用恋爱的故事做结构而不宜做中心、要多用动作和面部的表情、要利用外景、要有滑稽的穿插、要利用对比的写法、要多积极的指示少消极的暴露、描写民间疾苦若要恰如其分、字幕文句要极经济要有力量、要知道剧本摄制的常识等。[19]
刘之常的基于媒体(电影媒体)的教学设计思想,已经暗含和贯彻了教学系统设计的理念。他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影片的设计其实就是当前教学系统设计领域中的“课堂设计”和“产品设计”。也正是由于刘之常重视和贯彻教学系统设计的理念,才成就了他在民众教育以及电化教育领域中的巨大影响和贡献。
3 具有推广价值的电影教育的教学法


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论文(9篇)
浅谈完工百分比法在企业建造合同实务中的公道运用
对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探讨
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管理能力探究论文
浅谈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
浅谈企业标准资料管理
浅谈油田企业的薪酬管理
浅谈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浅谈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思考
浅谈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
音乐教学与美术体育相结合的论文
中职美术人性化的教学浅析论文
浅谈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生活化策略
新课改下高校美术基础教育创新研究论文
中职学校美术教育论文
德育如何融入中学美术教学的策略创新论文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的专题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开题报告和正文的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