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 正文

数学教学措施(精选8篇)(第7页)

本文共计1668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创设质疑情境营造宽松氛围

  重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问题是数学的核心,问题对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动因,好的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实践证明,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对于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极有帮助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数学素材,设计出形式生动、可供探究、空间宽绰的数学问题。“问题情境”的出现,要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发学生的探索行为。

  3、创设操作情境培养探索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律能力不强,他们往往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正确指引才能及时完成课程的预习和复习等工作。在指导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课堂上巧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在由教师和学生一同创设的虚拟环境中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借助数学教材之外的实物、图形、表格或符号表达出来的教学观念进行操作的活动。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用3根小棒可以摆出1个三角形,摆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最少要用几根小棒?摆3个呢?用10根小棒最多能摆出几个正方形?”等这些问题时,在数学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不仅学懂了这一数学知识,也能够更加深刻的记住这个问题,获得更高一级的学习体验。

  4、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思维

  拓展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培养创造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这样的活动情境,用一根线拴住一个螺帽。

  师问:如果先固定一个点,再把它快速地甩动起来,可以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生:是一个圆。

  师追问:想一想,圆在哪儿?说一说,圆是怎样得到的?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让生初步形成定点、定长、曲线等概念。让学生想象在甩动过程中不断把线放长可能得到的图形,把一个简单的判断置换成有价值的思考,特别是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构成了挑战。

  数学教学措施6

  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较为单调。虽然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受限于篇幅,肯定会有部分知识需要数学老师脱离课本进行额外补充。但是,如今很多小学数学老师认为教材中所讲的知识已经足够,只是单调地对课本知识向学生进行解读与传授,认为只要将教材所含有的知识讲解完成就算是完成了教学设计的全过程,这种缺乏补充课外知识的观念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2、对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认识不足。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始终关注学生发展的全过程,不断更新固有知识,在教学设计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创新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教学设计方法。但是,现在很多老师经过几年的数学教学积累后,就失去了对数学教学的激情与创新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同时,对新课程的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很多老师将传统的备课与新课程教学设计等同看待,认为教学设计只是一个形式,真正的教学在于随机应变能力,诸如此类的观念使得小学数学老师对教学设计存在各方面的误解。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存在失衡的问题,很多小学老师对教学设计的理论理解较为透彻,但是将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不强;还有一些小学老师教学设计的方法较为合理,但是缺乏必要的教学理论做指导,使得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数学教学设计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3、教学设计前的分析不够,致使教学目标定位失准。学生学习的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系统学习的体系分析是教学设计前需要教师考量的几个方面。教学设计前的分析到位、针对性强才能与教学的目标保持一致,才能使教学设计满足教学目标的发展需要。但是,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缺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认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汲取知识的能力把握不足,忽略了对学生的差异性分析,影响了教学设计的成效。

  二、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