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15篇(精选)(第21页)
本文共计3727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原则
1.任务载体选择
任务载体选择遵循工作过程完整性原则、职业成长性原则、区域经济适应性原则和前瞻性原则。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序化,应追求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要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的完整过程;对学生来讲,要满足学徒、中级、高级、专家的职业成长性原则;要以未来为导向,所选的学习型工作任务要随着专业领域的变化调整。
2.内容选择
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满足认知规律及理论实践一体化原则。人们认知实物过程为从一般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学习内容的选择也应遵循此原则。高职教育的对象及特点决定了学习内容不应该只是学习理论或者单纯学习某种技能,因此学习内容和过程要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为一体,这样才能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方面要遵循行动导向原则和学生中心原则。在设计学习情境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混合使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置于中心地位,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阶段,教师仅为学生独立的行动做出提示,激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应该教授其具体操作。
4.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方面应遵循职业真实性原则与教学适应性原则。设计学习情境时通过建立模拟、仿真实训平台、实训模块和分组、轮班制等形式,让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去体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当然,教学与职业环境是有区别的,完成学习任务所要求的条件应是学校具备的。
5.考核模式
教学结果的考核不应仅仅局限于书面考核,而应注重整体性要求。实践与理论结合,既要有以考核动作技能为主的操作考试,又要有以测试认知水平的知识考试。仿真与现场结合,既要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考试,又要在真实的职业活动中考试。结果与过程结合,既要有以尺寸合格、功能正常为目的考试,重视结果的正确性,又要有以发现故障、排除故障为目的考试,重视过程的完整性。动态与静态结合,既要有以测试知识的深度和存储为目的的笔试,又要有以了解测试知识的广度和运用为目的的口试。专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结合,既要有各门知识课程和技能课程的.成绩单,也要有工作质量、个人素质和合作能力的评价表。在明确以上五个方面的基础上,依据“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选择合适载体,确定学习情境→制定学习情境描述表与课程实施计划→制定学习情境评价标准”四个流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境。
二、学习情境的设计与实施
1.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教师深入索尼移动显示器(苏州)有限公司、甘肃润峰电力有限公司、武威职业学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就人才需求、岗位设置、员工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员工管理多方面进行调研,获取课程体系构建的第一手资料,确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培养的职业能力为:具备计算机文件管理能力、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电子表格处理能力、演示文稿应用能力。
2.选择合适载体,确定学习情境
不同的行业与岗位工作任务是不一样的。经过调研,文秘人员的工作任务是起草文件,同时需要对单位的材料进行整理;企划人员的工作任务是写分析报告、写产品说明、制作广告宣传册,做与财务相关的基础报表,向客户介绍产品;教师的工作任务是撰写学年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计划,成绩分析,学期、学年工作总结,备课、授课等;基层医护人员的工作任务是病历及药方的整理、药品管理、财务管理、医疗保健讲座等。以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为依据,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境为文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务人员计算机应用基础、广告人员计算机应用基础四个学习情境。
3.制定学习情境描述表与课程实施计划
制定学习情境后,按照学生的学习任务制定学习情境目标、内容、课时、教学场地、教师安排计划,并编制学习情境描述表。
4.制定学习情境评价标准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