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不同体裁的共性与个性论文(第2页)
38 次下载 3 页 3193 字【 字体:大 中 小 】
(3)结构。
“大曲”本系指结构长而大的乐曲而言的,汉魏以来就有此称谓,唐大曲基于相和大曲,但是发展更为复杂庞大,是一种歌舞、器乐并重的大型歌舞曲。大曲主要有散序、中序、破、入破、虚催一遍、歇拍、煞哀等结构,这样的大曲结构和今天寺院的“焰口”“水陆”等法会结构有一定紧密的联系。
(4)表演。
戏曲表演动作有的来自生活及民间舞蹈,但将其全部归结于生活显然是不够的,戏曲的“亮相”呈现的雕塑美,大概不是来自生活,而是来源宗教。戏曲表演身段应该是受佛教造像、密宗手印、佛教舞蹈影响的。某些戏曲表演及亮相时所呈现的雕塑美明显模仿自佛像造像。几乎每个剧种都使用“兰花指”,这和密宗的“莲花指”是紧密相关的,戏曲表演丰富的手的姿势,也可能是密宗各色手印学来的。
1.4戏曲和曲艺
(1)故事。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戏曲艺术的本质特点是“以歌舞演故事”,而曲艺艺术的本质特点就是“以口语说唱故事”,二者都是去讲述故事情节,都注重故事完整,讲究情节曲折,有头有尾,只是途径方式有所区别。
(2)剧种和曲种一样众多。
戏曲的剧种和曲艺的曲种一样众多,原因在于它们的艺术都具有大众化、地方化的特质,戏曲除了昆曲和京剧以外,都是地方的剧种和少数民族戏曲剧种;曲艺除了评书、相声以外,也都是地方曲艺曲种。[2]因而二者都通俗易懂,富有地方色彩和民俗风情。
(3)命名。
我国文学艺术的各大风格流派中,如书法,它都是以某一风格流派的创始人姓氏命名,有柳(公权)体、颜(真卿)体;而曲艺和戏曲亦是如此,曲艺如苏州评弹的徐(云志)调、京韵大鼓的刘(宝全)派,骆(玉笙)派;戏曲如京剧梅(兰芳)派、越剧尹(桂芳)派等等。由此说明戏曲和曲艺这些艺术都重视艺术上的师承,这应该也是它们能够历代相传并且发扬光大的重要原因。
2戏曲音乐的个性
戏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高度的`综合性、强烈的戏剧性、特殊的时空性、艺术手法的程式性相较于其他民族音乐体裁而言,戏曲音乐的个性首先在于其是包容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不仅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其他体裁音乐成就的集大成者,它也包含了我国杂技、武术的技艺成就,同时又是传统歌舞、说唱、滑稽戏等多种表演艺术形式的演技的集合。
另外,戏曲的剧本创作体现了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戏曲舞台上人物的脸谱、化妆、服装和道具也表现出我国传统美术的观念和特点。其次,戏曲和民歌、宗教音乐都深受方言的影响,民歌的演唱大多都是用地道的方言演唱,才能唱出其中韵味,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民歌,而且民歌都是方言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而民族宗教音乐,如佛教音乐,大多也由方言演唱,也是口传心授而来,方言对佛教音乐影响甚大,可谓是其同曲变体形成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它们都深受方言影响,但唯独戏曲在此基础上形成庞大的声腔系统,在明至清诸多声腔中,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声腔系统,为许多剧种所采用并流传至今。例如,梆子腔在全国各地流传的时候,结合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形成许多剧种,呈现百花争鸣的繁荣景象。
再者,戏曲重要的一个个性特征在于它的表演追求“假定的真实”,虚拟化的动作使戏曲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戏曲——“模拟在行动的人”,通过三方面:一是状物抒情,刻画情景。二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三是凌空含情,变无为有。通过虚拟的、高度夸张的表演将角色的神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演员通过虚拟的动作表演激发观众联想引起共鸣,观众由此也产生美感享受。
3结语
中国民族音乐是民族整体精神文明的象征,是中国自古以来优秀文化的集合,它实时地反映时代的进步,也积极推动历史的进程,它是时代的宠儿,也是历史的印记。戏曲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个独特而优秀的门类,可谓是人民的艺术,它的人民性使其富有旺盛强韧的生命力。此外,它在保持自己个性特征的同时,能够主动地与其它艺术门类取长补短,兼收并蓄,这大概也是其能够持续发展,在时代、艺术的舞台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原因。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优化策略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美术教育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论文
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措施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考察课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
浅谈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多元评议为写字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论文
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论文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探究论文
中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结合论文
图书馆与国民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论文
发表教育论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项目管理沟通的意义和方法
论文致谢的意义和作用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
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
教育论文的写作意义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