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历史文学中的重建措施释解论文

本文共计248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历史文学中的重建措施释解论文

  虽然也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但是,里面的很多人物是历史上不存在的,更甚者之前的《戏说乾隆》以及《大话西游》这样的影视作品,更是戏说之作。在如此众多的作品中,如何才能界定历史文学?

历史文学中的重建措施释解论文

  首先,这类作品如果主要的事件与主要的人物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将之排除出历史文学创作的范畴,因此,这类作品,纯粹是为了娱乐大众,真实性史无可考,应该被排除。其次,虽然历史人物在历史文本中有记载,但是历史事件却没有依据,那么这类作品也可以被排除,像前面提到的《康熙微服私访记》《戏说乾隆》等都要被排除在历史文学创作的范围之外。

  除此之外,被随意点染的作品,例如着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中的很多作品,也不能说是历史文学。因此,虽然书中很多细节有历史依据,但是基本的故事框架是虚构的,而且作者也不是想要表达真实的历史,而是借助于历史上的人物躯壳,想要表达出某种理念。历史文学创作的界限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博考文献,就是要对历史文本记载的史料进行充分的掌握与考察。例如,姚雪垠写《李自成传》,经过了几十年的对明末清初历史的考察。言必有据,指的是历史文学创作者要尊重历史,写出来的东西要言之有据,不能随意虚构。郁达夫说过,现在所说的历史小说,是指由我们一般所承认的历史中取出题材来,以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和人物为骨干,再配以历史背景的一类小说。

  认识的维度历史文本也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但是,历史文学者在进行历史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还是要搜集相关的历史文本,认真地分析与细致地考察,从而演绎出最为真实的部分,这是重建的第一个层次——认识的维度。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问题,要发现历史文本中最为真实的部分,而不能因为历史学家的.偏见,将历史颠倒,这就违背了历史文学创作中的重建原则。对那些是非偏见的问题,比如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阶级斗争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这些都是关键的问题,首先要解决。

  1、社会发展趋势问题。

  对于历史文学创作来说,如果是写帝王将相,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其所处的社会发展的地位,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发展阶段,其社会关系如何,而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历史观的是非问题,至关重要。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康熙、雍正以及乾隆三位皇帝,大都是处于昌盛的时代,只有乾隆末期比较落后,这就需要历史文学创作者好好把握社会发展趋势,不能使表现出的作品落后于其所处的时代。

  2、时势与英雄的关系。

  对于时势造英雄,或者是英雄造时势,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前,很多的历史题材影视剧存在这样的问题,无论是写哪个皇帝,大都鼓吹皇帝的丰功伟业,而我们应该清楚的是,是历史造就了人物,而不是历史人物选择了历史,诸如此类的问题,历史文学者一定要分清方向,不能颠倒是非。价值的维度历史文本中的事件是纷繁复杂的,而且无奇不有,因此,在历史文学的创作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选取有价值的史料,坚持价值的维度的原则。在对历史文本的记载史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放亮眼光,看看哪些史料具有价值,哪些史料不具有价值,或者是看一下所选取的史料是否具有文化价值或者是商业价值,而这些在历史文学创作中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不对那些描写中国历史的高成本的大片进行批判,它们往往具有一种刺激欲望的因素,大都会选择色彩华丽或者是场面宏大的背景,而且票房价值往往很高。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中国历史的价值是很宏大的,中华民族的价值往往就存在于这里,我们所做的一切,一定要能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深刻地赞颂那些为全人类的解放,为全人类的自由、平等与民主而作出贡献的人们。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史料的选择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考虑,很多人往往只是关注篡权夺位、内廷相斗、三宫六院等可以吸引大众眼球的东西,而这些往往都是中华文化中没有价值的东西,是不值得在历史文学创作中应用的。恩格斯在谈论历史的悲剧时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是不值得人们费力的。因此,在历史文学的创作中,我们一定要有批判的精神,而这在重建历史世界中是很重要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