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道德教育体系构建的论文(第2页)
20 次下载 3 页 3080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五)第五学期开设“自强”和“诚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过去的两学年可能犯过错误,也可能收获甚微,也可能受过挫折,但要教育学生不要气馁,不要放弃,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诚信”是一种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规范,诚信可以赢得信任、诚信可以赢得机遇、诚信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要使学生克服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误导,做一个诚信的人。
(六)第六学期开设的是“自主”和“求新”。即将步入大学的最后阶段,学生要学会自主、独立的去面对和解决问题,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人生方向。“求新”是在自主的基础上产生的,自己去独立思考问题,就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然后认真求证和检查,认为是正确的、新颖的想法并且是可行的,那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实施,养成他们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七)第七学期讲授“审势”和“持节”。大学最后一个学期,马上就要步入社会了,这个时候要让学生“审势”,既要审视自己之势,也要审视社会之势,明确自身优缺点,了解社会所需。但审势不代表附势,而是要“持节”,不要随意改变自己已定的志向和目标,可以根据形势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但不要完全否定自己,教育学生应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而不要摇摆善变。
(八)第八学期教学生“务实”和“尚勇”。一般高校最后一个学期都是就业实习阶段,学生已基本没有学习任务。那此时我们的德育工作就要针对就业和实习情况来进行。先要“务实”,也就是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端正就业心态、找准自身定位,不可低估自己,但也不能好高婺远。而“尚勇”是针对有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屡受挫折、信心不足的情况而定的,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勇者无畏,不断努力,终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和位置。
三、教育实施者
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已如上所述,那需要承担这些课程授课任务的责无旁贷就是德育工作战线的同志们,也就是说,政工领导和辅导员队伍就是主要的师资队伍。授课时间可以选在班团会时间。一门课只需三个课时,即占用三个班团会时间,第一个课时老师讲解,第二个课时学生讨论,第三个课时成果总结。其余班团会仍由学生自行安排。
四、本教育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这套德育体系其实从内容上看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很多德育工作者都向学生传授过;但将其串起来形成一套教学体系,却仍可以算的是新事物。既然是新事物就难免有利有弊:
(一)其有利的地方在于:第一,针对性强。每一门课开在哪个学期,都是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特点制定的,一门课解决的基本就是当时学生的焦点问题,针对性较强;第二,重点突出。每学期只有两门课,重点进行两种道德建设,学生印象深刻,重点感强;第三,可操作性强。无论是师资、课程、课堂安排都是高校所具备的,可以直接利用,无需另外建设。
(二)但这个体系也有不足的地方:第一,阶段局限性。针对性强了就难免出现对象狭窄的问题,也就是容易出现这一阶段的课程并不是所有学生这段时间面临的主要问题,可能我们在讲“敦亲”,而某些学生却花钱大手大脚,需要进行“勤俭”教育了。第二,考核不便。任何教学都应有个成绩考核,以确定教学效果。可是德育本身是个形而上的东西,道德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准不太容易进行界定,只能粗略的进行一些调查。第三,师资水平。高校德育工作者虽说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但要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授课,恐怕还需要德育工作者们在自身理论修养上再提升一个层次了。
五、结语
所谓“道”,是人们共同遵循的基本道理、准则,所谓“德”,是人自身的德行、品德,那么“道德”就是一个将外在的道理、准则内化为自身德行、品德的过程。这个过程难以捉摸且反复无常,这对德育工作者们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其中的奥秘。笔者的这个德育体系仅为个人思考的成果,有很多不足且未经实践检验,能起到多大作用还未可知,仅供各位同仁批评参考。

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与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浅谈“互联网+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的影响研究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用其对策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发展问题与对策论文
农业旅游的创意发展路径探究论文
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探究论文
农业旅游产品模式创建途径论文
关于农业旅游的发展对策论文
农业旅游形象传播模式论文
农业旅游产业融合新模式论文
蔬菜在农业旅游项目中的利用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鸭绿江旅游感悟(精选6篇)
旅游调研报告(精选22篇)
旅游句子(精选350句)
关于旅游的作文(精选89篇)
【实用】数学论文作文3篇
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论文
浅谈“数字感”为数学技能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