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中老年舞蹈教学浅探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36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完善舞蹈美感与神韵,以古典舞身韵之韵律为借鉴

  笔者在对中老年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如下两个问题一个需求。中老年教学中除芭蕾形体外民族民间舞教学占据大部分,多以舞蹈作品作为主要教学方式,从专业的舞蹈教学上看这种“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忽略了教学的过程,这就出现了两大问题。首先,对于学习者来说基础差,韵律感知差,其次,出现了在欣赏者眼里认为“走样”的舞蹈。从社会需求上看,现如今的中老年她们对舞蹈的追求不仅限于最基础的芭蕾和民族民间舞,对中国古典舞的热爱愈加强烈。因此,为提高和完善中老年舞蹈的美感与神韵,笔者将古典舞身韵融入到中老年舞蹈教学中,不仅能够满足社会需求还可提高中老年舞蹈水平。舞蹈是以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肢体动作赋予了思想感情,每个动作的表达是经过内在的韵律与情感相结合最终将感情完美传达。古典舞中的四大元素“形神劲律”是身韵训练中不可分开的四个方面。

  通过这四大方面的训练来提高舞者的表演技巧,提高舞者的肢体灵活性,使其在表演时能够游刃有余的表达自身的情感。在教学中笔者会以“形神劲律”四大元素为主,贯穿于整个舞蹈教学中,并以专业的教学方式将“提、沉、冲、靠、含、腆、移”等动律元素改编为适用于中老年舞者的组合,使之让他们懂得舞蹈中的韵律如何而来,每个元素的发力点在哪里。而身韵的训练除了基本元素之外,气息的运用是贯穿每一个动作的动力之源,也是身韵之根本。例如:提沉的训练,是将气息与外部运动相配合,是由提沉带动身体的终端和头部的上下运动,这种内外结合,以气带形的运动方式,通过不同的动作和节奏的变化来掌握外在形态与呼吸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加强肢体表达的能力。要想使感情表达得更加细腻,须把握好古典舞身韵的练习,从而将舞蹈情感表达得淋淋尽致。

  三、提升兴趣爱好,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导

  对于中老年舞蹈的教学,不仅要在基础课程上设计符合该年龄骨骼特点需求,更要以兴趣爱好为基础开展教学。中老年学习舞蹈在追求专业化的同时目的性也很强,大部分中老年人学习舞蹈最终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一部作品或是能够参加比赛圆了自己的舞蹈梦。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对基础训练会针对学员的`进步增加或是减少训练的时间比例,考虑到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素质,过大的体能训练对她们而言是不宜的,对身体骨骼特别是关节处的损耗特别大,而且枯燥乏味的基本功训练会消磨她们对舞蹈的兴趣。中老年人更喜欢民族民间舞,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古典舞,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员的喜爱的种类入手,先编排一些舞蹈短句,简短精练,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剧目以及成品作品的训练,最终达到中老年舞者的要求,圆了她们的舞蹈梦。在教学中,除了因材施教还要注意上课时的教育方式。

  一般来说,鼓励式教学似乎成为了教育孩子的一种特有的方式,其实,鼓励式的教学方式同样也适用于中老年。由于这些热爱舞蹈的中老人来自各行各业,她们或许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或是家庭中是个极为优秀的人,但对于舞蹈来说,她们这个领域却很陌生,对于处于自尊心很强的年纪的她们来说会很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因此,作为舞蹈老师,要去了解每一位学员的身体状况,优点以及缺点,而后在教学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对待学生,秉承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欣赏和鼓励她们,去亲身体会她们的艰难和努力,对学员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的捕捉到并给予表扬和鼓励。看到一些不足的地方也要加以指正,但语气要委婉尽量以幽默的方式传达,让教学的过程充满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她们在学习舞蹈中得到自信,并且看到自己的进步。以上几点是笔者在多年教学中总结的一些教学方法,对于中老年教学这方面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继续总结教学经验,用科学、发展、进步的视角为中老年舞蹈教学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李正一,唐满城,黄嘉敏.中国古典舞身韵[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0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