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能力本位计算机维护论文

43 次下载 3 页 387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能力本位计算机维护论文

  1课程教学现状

能力本位计算机维护论文

  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学会组装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解决计算机常见故障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学好本课程对将来就业有很大的帮助。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本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有的教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不关心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分析其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

  1.1教材内容陈旧

  计算机技术发展更新较快,而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教材内容更新较慢,很多教材仍是好几年前的版本,课本上的知识往往滞后于现实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材内容过于陈旧,课本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1.2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借助多媒体设备讲授教学内容,或者借助硬件实物进行演示教学,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本课程的实际需要。高职院校的任务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应树立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上来,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1.3实验实训条件较差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实践性强,对实验实训条件要求较高。然而,由于高职院校财政经费问题导致实验实训条件较差,实验实训所用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教师上课有时只能重理论轻实训,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也只能按照教师授课内容进行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只能学到一些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缺乏动手锻炼的机会,实践技能不能得到较好的提高。

  1.4课程考核模式单一

  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训条件的影响,本课程考核模式过于单一,大多采用理论和实践各占50%的方式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对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专业课来说,传统的教学内容、实验实训环境、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到真正的过硬本领。

  2教学改革探索在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中,应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针对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措施。

  2.1结合市场需求,制定教学大纲

  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市场调研,以市场需求能力为依据,强调实用为主,制定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明确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在实验实训大纲的制定中,突出能力培养,明确实验项目内容与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实训内容主要包括:

  (1)硬件组装与测试;

  (2)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安装;

  (3)硬盘实用程序Ghost、PQ、DM的使用;

  (4)计算机故障分析与解决等。通过完成实验实训项目内容,使学生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2选用合适教材,完善教学内容

  为了体现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特色,在教材的选择上,应选择适合教学目标需要、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图文并茂的教材。教师在授课时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材内容,不要照本宣科。由于计算机部件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新较快,因此教师应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补充计算机新知识,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点应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如上网查阅有关计算机技术,去计算机销售市场了解和搜集最新硬件发展情况等。另外,在高职院校大力提倡和支持教师建设精品课程的今天,计算机专业组教师也可以尝试将此课程建设为一门精品课程,将教学用的教案、教学视频、习题、实验实训等内容上传到校园网,供学生课后学习,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