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 正文

发挥学生文化中主体因素的积极作用,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论文(第2页)

29 次下载 2 页 2795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组成坚强的班级核心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要一批团结在班集体周围的学生干部,组成班集体的核心,这样才能带领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班级目标。同时班级核心还包括那些体现本班特色的优秀分子,应该把他们挑出来,组成班级的核心力量,以他们为榜样,带动全班,使班级的同学的个性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没有个性,那么就不会有集体。”一个既有统一意志,又个性纷呈,个性充分发展的集体,才是一个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集体。

  4.寓教育于活动中

  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班主任要积极的组织,参与学校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协作。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表明,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对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以及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行之有效的。实践表明,通过活动来教育人,远比干巴巴的讲道理要有效得多。

  三、建设学校文化,必须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

  在学校里,社团是各种学生的自发性的组织的总称。学生团队是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对象活动中认识世界的实践形式。社团就是能够使得学生较好的的到自我肯定的实践形式。一是能够发展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学生社团大都是由于大家特定的兴趣爱好而形成的。如篮球队,计算机协会等。二是增加了学生交往的对象和质量。在正式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格局下,学生交往多以固定班级的学生为主。而社团组织及其活动都是开放性的,这使得交往对象超出了班级,年纪,锻炼交往的机会大大增加。三是有利于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进行自我教育。“学生自治是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学生自治不是个人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自流,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学生社团一般以自我管理为主,有时活动空间甚至对象还要超越校园——参加了社团以后便参加了一系列的自我教育和管理活动。这种活动更贴近社会生活,是学生提前接受的社会预备教育。比如贵州大学“一卡通”团队,隶属于学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它有组织机构,财务制度,基金来源,基金使用,宣传机构,活动评价。这样的活动,对培养积极独特的学校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这个团队的一个成员所说:“这是一个独特的社团,因为它是纯净的校园与喧嚣的社会联系的桥梁,我们联系商家,我们又联系同学。参加这样的社团,不仅是下海试水,为走向社会积累经验,同时,我们积极的参与,积极的活动,在校外,我们的良好的形象,务实的作风,乐观的精神,负责的态度,就是有贵州大学特色的文化的一张张名片。”

  参考文献

  [1]达林著,范国睿主译.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91.

  [2]刘吉元主编.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成都科大出版社,1992:87.

  [3]葛金国,石中英.论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高等教育研究,1990.

  [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9-1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