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文化中主体因素的积极作用,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论文
本文共计279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发挥学生文化中主体因素的积极作用,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论文
【摘 要】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的,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学生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学生楷模,班集体和社团。发挥这些要素的积极作用,对学校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校文化 学生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的,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最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人的发展。”可以说,离开了人这个主体,就没有校园文化,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其在校园里的活动和行为也肯定会形成区别于校长,老师,工作人员等其他主体的特有文化,即学生文化,一般而言,在学校中,学生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学生楷模,班集体和社团。发挥这些要素的积极作用,对学校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学生文化的主体要素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建设学校文化,必须重视学生楷模的榜样作用
迪尔和肯尼迪在其合著的《企业文化》中把楷模人物作为企业文化的五大构成要素之一,认为没有楷模人物的企业文化是不完备的文化,是难以传播和传递的文化。同样,发挥学生楷模的作用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把那些最能体现学校价值观和学校精神的学生树立为楷模,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表彰,并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的调整激励方法,有利于优秀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学生楷模是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逐步成长起来的,但真正成为楷模又需要学校的不断培养,在造就学生楷模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善于发现学生楷模的原型。学生楷模在成长初期往往没有什么优秀事迹,但是他们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和学校精神相吻合的。因此,学校领导应该善于深入学生群体,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可供培养的学生楷模原型。
第二,注意培养学生楷模。学校应该为所发现的学生楷模原型的顺利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培养过程中,应该尽量使学生楷模具有广泛的学生群体基础。
第三,着力塑造学生楷模。当学生楷模原型基本定型并能为部分学生所拥护时,学校应该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积极开展传播活动,提高其知名度和感染力,最终使之成为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所认同的学生楷模。
二、建设学校文化,必须重视优秀班集体的建设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班风建设的好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学校文化的建设。加强班集体建设,树立良好的班风,应该做到: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班集体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从而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班级成员应和老师一道,结合本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符合本班实际情况,并能体现学校价值观和学校精神或至少不能与之违背的班级奋斗目标。 2.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
一个班级在班集体的建设过程中,能否真正的把学生当成班集体的主人,使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到自身的价值,使他们的个性的到充分健康的发展,这是衡量一个班级能否建成优秀班集体的标志之一,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如可组织“我为集体献计”活动,让学生对班集体的建设积极发言,体验自己在集体中的义务和责任,从而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