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 正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点滴做法(第2页)

本文共计43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一)欣赏课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生进行美的欣赏和创造,是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美术欣赏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与趣,因此,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不但要讲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术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尽量抒其“情”增其“趣”,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创造力进而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

  小学美术教材每一册的封页都有一幅北京著名园林建筑的图片,有天安门、长城、故宫、颐和园、北海、天坛、景山、碧云寺、十三陵、卢沟桥、圆明园等,这也是每年开学的第一节欣赏课。通过欣赏评述活动,使学生在了解中国园林建筑以及相关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宏大的气势以及造型、色彩的美感;利用祖国伟大的建筑艺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涵养。体会古代建筑的伟巍峨和辉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二)工艺课教学,培养学生团结互助

  工艺制作课既能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让学生在废旧纸贴画、废旧纸盒的加工制作、秸秆制作、粮食粘贴、电线造型等课中知道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挑食,不挑穿,不乱吃零食、乱花钱,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爱惜。

  工艺课中,学生要完成一件精美的工艺作品。关键时刻,老师还要进行画龙点睛地进行点拨。如果个别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难题,正束手无策,开始感到“我不行”时,老师就要及时到学生的身边。一方面帮他出个好点子,让难题迎刃而解;一方面是鼓励他别泄气。老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合理使用材料、工作要有条理、制作时要全神贯注;保持安静、要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

  在《巧用纸袋装扮自己》这一课中,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利用废旧纸袋装扮自己。通过对纸袋的造型设计,体验创新的乐趣;感受服饰文化。要他们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个人的聪明才智,团结合作下的那一组做得又快又好,没有一起制作的那一组相对要慢些。让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为什么一根筷子容易折断,而很多筷子凑在一起不易断的道理。

  开学初,我们三年级的全体班主任接到了一个任务,在本学年,对学生进行《弟子规》的讲授。拿到书和教参,我很快翻看起来,什么是《弟子规》呢?从形式上看,《弟子规》概括简练,三字一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体现了“大道至简”的特征。从内容上看,《弟子规》虽然仅有1080个字,但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态度和礼仪概括得淋漓尽致。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看成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开始。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弟子规》,正是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家法、家教的集大成者。现在的孩子都是00后,家里都是一个,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或隔代长辈给予很多关注和疼爱,孩子们对父母的付出没有感谢和感恩,多数孩子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由于缺少和同伴的相处、沟通,孩子们比较孤独,不会与人相处,习惯了“唯我独尊”,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不懂得宽容、礼让。有的孩子个性较强,缺少行为上的约束,学习《弟子规》,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学好《弟子规》,并真正的理解和感悟呢?

  一、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孩子身上很多的学习习惯和道德修养就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所以我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同时,与家长交流,并要求家长在要求孩子吟诵《弟子规》的同时,更多的是教孩子如何去做。

  首先《弟子规》的开篇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要从行为上敬重父母,不能傲慢无礼。无论父母教责对错,做子女的都要敬听顺从,以示对父母的恭敬心。父母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的时候,一定要以身作则,父母如何孝敬自己的老人,孩子是看在眼里的,家长一定要身体力行,用自己实际孝敬爷爷、奶奶的举动来感染孩子,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一双眼睛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孝敬他们的父母的,这样孩子就会以父母为榜样模仿去做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