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风险管理论文15篇[热门](第16页)

本文共计4734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风险管理论文10

  【摘要】由于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于对可保风险的承担,同时保险公司又面临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和来自市场等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管理对保险公司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的稳定持续经营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相互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优势,并结合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为其优化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相互保险;风险管理;股份制保险公司;道德风险

  相互保险组织以具有同质风险保障需求的群体为保障对象,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为会员提供保险服务。根据sigma统计,20xx年公司资产规模排名世界前50的保险公司中有9家是相互制保险公司,根据国际合作和相互保险联盟(ICMIF)统计,20xx年相互保险占全球保险市场份额为27.1%。我国的相互保险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20xx年我国成立了第一家相互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20xx年1月23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相互保险组织监督试行办法》,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关于相互保险组织的政策法规,20xx年6月保监会通过国内三家相互制保险组织的筹备申请。虽然相互保险在我国发展较晚,但基于相互保险的本质更贴近保险本源,相互保险在我国正以快速的步伐向前发展。

  一、相互保险公司相较于股份制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

  相互保险公司和股份制保险公司作为保险市场中主要的两种组织形式,在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面,不管是在风险管理制度还是风险管理技术方面,都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基于相互保险公司自身的特点,例如经营目的、经营方式、投资要求等,相互保险公司在管理风险的过程中又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以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风险保障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提高了风险管理在公司中的重要性

  股份制保险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强调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从而采取更为激进的投资手段和选择风险更大的投资标的,降低了风险的控制目标。相互保险公司与之不同的是,强调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而非投资收益最大化,因此更注重公司的经营稳定性和财务安全性,因此风险管理在相互保险公司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二)经营范围基于特定区域或风险,有利于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相互保险是基于同质风险保障需求而设立,对于专业性相互保险或区域性相互保险,通过某一小区域的风险勘察就能大概了解整个风险对象的情况,有利于快速识别风险和及时控制风险,并且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

  (三)利益一致,能有效减少道德风险

  股份制保险公司中,资本所有权由股东拥有,股东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而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要求风险保障最大化,由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与公司所有者的利益不一致,在保单有效期内,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只考虑自身效用最大化时就容易产生道德风险;而在相互保险公司中,保单持有人即为公司所有者,这两种关系因保单的产生同时产生,因保单的终止而同时终止[1],因此相互保险公司的所有者与投保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从而保单持有人基于自身的利益会更积极主动地配合公司的风险管理要求,这一过程就有效地减少了道德风险。

  (四)保险产品的价格更合理,产品更具保障性,降低退保风险

  首先,相互制保险公司是被保险人的一种合作组织,保险产品的设计以被保险人的风险保障需求为中心;其次,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存在股份制保险公司中向投资者支付股息并保证经营利润的压力,同时某些专业性相互保险组织还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补助,因此相互制保险公司的保障成本更低,保险产品的价格相比股份制保险公司更实惠,同时保障比例更大,这些特点都符合投保人的保险需求;最后,保单持有人即为公司的所有者,当公司结算出现盈余时,还能实现利润共享[2],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公司降低退保风险。

  (五)资金管理和投资渠道的严格限制,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

  根据《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相互保险组织的资金应实行全托管制度;专业性、区域性相互保险组织实行自行投资的,其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银行存款、国债及其他中国保监会认可的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产品、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形式”;第三十条规定“相互保险组织应审慎经营,严格进行风险管理,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再保险分保业务,并建立重大风险事故的应对预案。”[3]这些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互保险公司进行较大风险的投资活动,从而对其风险管理和稳健经营具有积极作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