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风险管理论文15篇[热门](第13页)

本文共计4734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参考文献:

  [1]胡国强.税务管理流程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设计[J].会计之友.20xx(14).

  [2]张丽.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xx(05).

  [3]张凤萍.浅议在内部控制下对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J].中国总会计师.20xx(10).

  [4]张帆.基于内部控制的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探讨[J].改革与开放.20xx(12).

  [5]杨燕京.浅谈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xx(05).

风险管理论文8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施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前,随机选取33例呼吸内科病房患者,男19例,女14例;年龄28~79(46.9±4.0)岁;神经内科4例,呼吸内科5例,心内科6例,泌尿内科6例,内分泌科2例,消化内科10例;病程1个月~7年,平均病程32.6个月。病房护理风险管理6个月后,随机选取33例呼吸内科病房患者,男20例,女13例;年龄26~78(48.8±3.6)岁;神经内科5例,呼吸内科3例,心内科7例,泌尿内科6例,内分泌科3例,消化内科9例;病程2个月~8年,平均病程34.1个月。2组患者均经系列检查证实为内科疾病,且未见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士风险管理:护士态度及操作因素是引发内科护理风险事故的首要原因,我院首先严格制定了内科护理人员学历、资质、实践标准,确保全体护士及护理管理人员达到硬性标准;通过职业素质及心理测试进一步筛选,护士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敬业精神;引导全体护士参加职业素质及技能训练,在提升全体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同时,锻炼基本及专项护理操作、用药等专业技能;锻炼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的技巧;学习意外事故处理方式;学习护理文书的填写、工作项目的记录汇报,全面提升业务能力,避免护理业务引发医患纠纷[2]。

  1.2.2用药风险管理:搭建护士与医师、药师的沟通对话平台,并建立、完善相应的'交流机制,引导护理人员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反复核查病情及用药的匹配性,谨防药物错配、漏配;2名或多名护士共同配药,避免药物混杂、遗漏,口服、注射、静脉输液前反复核查药品规格、数量、保质期,避免错误用药引发事故[3]。

  1.2.3疾病风险管理:针对各科室诊疗实况初步制定并完善疾病风险护理规定,专人负责建立及更新患者诊疗护理档案,着重标出患者禁忌证、医师嘱咐及近期诊疗、用药、不良反应情况,为后续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降低意外发生几率;加强常见病、特殊病护理指导,实施针对性疾病风险控制。1.2.4患者风险管理:加强患者心理辅导及诊疗指导,在同患者及家属充分的沟通交流基础上,鼓励患者以最为积极的状态配合后续护理及治疗工作,发现抵触、抑郁情绪应及时安排专人介入指导,避免患者主观状态影响护理工作。

  1.3评价标准风险产生考核依照风险管理小组日常、阶段性考核结果进行,满分100分。其中直接护理风险包括输液反应、给药事故、自杀等,间接护理风险主要包括摔伤、财物丢失、意外刺伤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对比应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产生输液反应1例,未见给药事故、自杀等直接护理风险,未出现摔伤、意外刺伤、财物丢失等间接护理风险事故,风险发生率降为3.03%,远低于全面风险管理之前的3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我院首先从主体、客体的角度进行了护士风险管理及患者风险管理,护士风险管理工作主要从工作态度、综合技能及素质方面开展,患者风险管理工作主要从介入辅导方面实施。在实际护理操作中,我院从疾病风险控制及用药风险管理2个方面进行了宏观把控,在建立并完善医患交流平台及护士与医师、药师对话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内科各科室诊疗实际及护理工作特点,逐项实施过程性风险管理控制。本组33例内科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由原先的39.39%降为3.03%,控制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内科护理风险管理需循序渐进、全面开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