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电教论文(第6页)
本文共计1816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电教不恰当出现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时过度依赖电教设施,将所有将要教授的内容不假思索地加入幻灯片里面,没进行过修改,这样只会显得过于冗余,而且讲授的内容会无法突出重点。或者本该用幻灯片讲解效果会更好的却没有用,而该直接手写加口述会更简单方便时却用幻灯片繁琐的演示的现象。有时幻灯片里选取的内容太过呆板不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小学数学中关于时间问题的计算。当知道现在时间是十三点四十五分,求二十五分钟后的时间。教学时幻灯片里没有用时钟图片来将问题的抽象化变为具体化,相反却在幻灯片加入大量讲解过程,即一小时等于六十分钟的概念,四十五分钟还差十五分钟达到一小时的简单减法运算,然后就是将二十五分钟分为十五分钟和十分钟的解法,最后就是得出的结论,十五分钟后,时间变成十四点,还剩十分钟,由此可以得出二十五分钟后时间是十四点十分。从根本来说这样和没用幻灯片是一样的效果,无法展现出电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果。
四、正确运用电教手段,使电教充当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好帮手”
(一)不盲目选择材料添加到电教中,巧用电教手段
1.使用小学数学重要概念加上图片等信息的电教手段教学小学数学的概念一般比较重要,在以后的中学或大学时,都可能会用到。但是概念都是文字描述,十分抽象,对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这时候就要使用合适的电教手段来教学了。例如,在三年级学习矩形面积概念时,矩形面积概念就是由长和宽围成的面,定义是长和宽相乘。这样手写或者口述都使学生不能充分理解,最好的办法是选取两个矩形图片(长方形和正方形)插入幻灯片里面,红色标记长,蓝色标记宽,面积是什么,就由灰色阴影将矩形形成的面填充,而且为了便于理解,还可以选择较卡通的图片来加强小学生对概念的记忆。2.删除数学教学中的`不必要的内容,只进行重点的详述这一类电教手段大都选择应用在试题讲解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将整道题的算法都一股脑插入幻灯片里面,而是将对这道题的归纳性思想用小学生能理解的方式在幻灯片里面表达出来。例如,有10颗糖果,分给小明3颗,小东4颗,剩下的给小红,求三人所得糖果占总数的多少。这时候老师用幻灯片展示的效果作用不大,毕竟解题步骤不算这道考题的重点,所以可以删除,只要在黑板上书写加老师口述即可,但是应该在幻灯片上写出这道考题考的是分数的概念,以及两张3个糖果一堆的图片,一张4个糖果一堆的图片,分数由分子和分母构成,并指出分子是整体的一部分,即3、3、4是分子,分母是整体的数量,即10是分母,以及整体是1,所有的分数相加就得到一个整体,和为1。这样的教学,既解了题,也突出了重点,复习了教学内容,同样可以添加一些趣味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依据学生学习情况使用相应电教手段助学
1.小学数学抽象课题运用多种多样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们数学学得如何,关键是要看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大不大。只有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才能提高,但是如果单纯的口述加黑板上的手写,想要提起小孩的兴趣的可能性不大。这时候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让数学变得有趣。例如,一道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妈妈给了小明80元钱,要求小明买2本3元钱的笔记本、24元钱的拖鞋和一辆30元钱的玩具车,小明可以用剩余的钱买一样下面商品中的哪一样商品,钱刚好花完。这时候可以在一张幻灯片上加载多个卡通或实物缩小版图片(题目中已经确定的商品图片和其他商品图片隔开),图片下面标注相应的价格,然后让小学生来计算和选择。这样比简单的文字表述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能够慢慢喜欢上数学。2.巧用电教手段使小学数学中的难点通俗易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多相对较难的,这时候我们需要运用幻灯片、声音、图像加文字等电教手段来作为辅助手段,让学生在看到和听到的前提下,把数学知识理解透,这相当于把难点简化了从而有助于教学。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用幻灯片添加其他方法解题,让学生在易理解的同时能扩展自己的思维方式,让小学生们思维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求半圆的周长。小学生可能只理解了整个圆的周长,而半圆的周长会求错。这时候可以在幻灯片里加入卡通半圆,再讲其求解,即圆的周长的一半加上平滑线段,即围成半圆的边界长度。这时候可以联想到半矩形的周长和半三角形的周长等求解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