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电教论文(第7页)
本文共计1816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五、结束语
合理并正确地运用电教手段,不过度地使用电教设施,帮助学生从直观的理解能力慢慢地向抽象思维转变。另外电教手段添加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更好地帮助小学生们记忆和理解数学的那些偏向抽象性的概念和知识点。
参考文献:
[1]范翠花,侯兆芬.运用电教手段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体会[J].山东教育科研,2002,(07):58-59.
[2]冯艳军.充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12):43.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第7页)5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巧用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特别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巧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同时也促进了小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发展。为课堂教学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中。
关键词:电教媒体,应用,不用 ,提高,数学教学
电教媒体网络教学通过图、文、音、像等信息,形象、具体地传授知识和表现教学内容,并大大扩展时空范围,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将其上升为理性知识。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多媒体应用与不用
是不是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或者是为了节约备课时间根本就没必要用多媒体教学?这都是比较偏面的观点。多媒体课件当用则用,我认为在遇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时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1、对于学生不熟悉的又需要了解的形象,或者是限于学校没有的直观教具,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比如在进行钟表的认识的教学时,虽然小学生知道钟表,但是对于钟表的构成却不完全了解,学校又没有钟表教具,那么就可以能过多媒体,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钟表图片,然后把一个完整的钟表平面图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钟表中的时针、分针、秒针,大格和小格,为学生后面学习认识时刻打下基础。
2、需要直观展示的形象过程。比如,在讲1分时,可以通过分针走一小格为1分的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1分是分针走1小格,而分针走一圈是60分,能过把分针走的路线用色彩标示出来,了解分针走1圈走了60小格也就是60分,这时同样用不同的色彩把时针走的路线标出来,让学生直观了解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时,1时=60分。这个过程虽然用钟表可以直接操作,但是学生看实际钟表教具没有用课件色彩分别展示那样形象,特别是1圈,1大格,课件展示更加准确、直观,同时学生更有兴趣,观察更方便。
3、较抽象的问题。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能过讲解学生并不能了解的,可能通过课件来辅助了解。比如在教学千米时,对于千米这个长度学生并不了解,1千米到底多长,我通过课件配合讲解来完成的。本校到北蛘蛱焯焐坛〈笤7千米,我就把本校到北蛘蛱焯焐坛」路线图做成课件,每隔1千米设置一个点,都是学生们熟悉的地方,如XX地名、XX同学的家、XX桥等。然后动画展示,从出发点到XX地名刚好是1千米。学生们对这个地名都很熟悉,就建立起1千米的概念,这些路有弯的,有直的,就问学生,从XX地名到XX地名是1千米,有几个弯,从XX桥过到XX同学家有1千米,是直的,从桥到XX同学家要走多久,让这位学生回答后,再用动画演示小朋友走1千米的时间,大约15分钟,这样加深对1千米的认识。
4、需要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时。比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要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后,呈现其特点时,就可以用课件展示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表格,让学生一下子就看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边和角上各自的特征,而且可以直接对比出其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通过色彩和闪烁,让学生加深对特征的了解。
当然,很多时时候我们是没有必要用课件的,对于通过传统教学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用课件去展示了。比如在展示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用课件展示反而让学生不明了,倒是用实物展示,直接拉扯平行四边形让其变形,会更直观更形象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