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教育学论文(第8页)
本文共计4132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 建构课程资源,实现教材代偿
教育学教材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也是多维的,但归根到底,教育学教师才是教育学教材的编写者与学习者之间最为现实的中介。教育学教师必须消解教育学教材的权威,积极对教育学教材进行教研性加工,使之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学习者的实际。当然,这种教研性加工需要艰苦的深思,需要教师通过努力弥补教育学课程资源的不足。在这里,教材代偿意味着教育学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学教材的优点与不足,相办法补偿这种不足,使教育学真正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因此,教育学教师首先要摒弃完全依赖教材的教学模式,创造地选择教学内容,克服立足于自己的“提供能力”与研究旨趣进行教学的局限,根据实际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教育学教师要能够形成教育学研究共同体,共同建构教育学课程资源,弥补教育学教材的体系与内容的缺陷,消除出版更新慢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当然,教材代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将教育学自身的发展与学生的专业发展同时纳入关怀的视野。
3 在体悟的基础上寻求示范的意义
教学具有示范性与教育性,教育学教师的教学也不例外。教育学教师的教学相对于其他课程教师而言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教育学本身就是给人以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涵养与实践指导的学科或说是科学。如果教育学课程内容与教育学教师教学形式相悖,亦即形神脱节,则教育学未必能够有效地被学生所接受与认可,甚至可能会走向反面。作为培养教师的教师,则更应注意自身的教学方式,因为这些教学方式具有天然的可复制性。因此,教育学教师需要更多的深思与技巧。第一,能够体悟教育学的信念,在实践中体现这些信念,保持内容与形式之间必要的张力;第二,促进师生良性互动与经验分享,使积淀于教师个体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使学生领略教育学的魅力;第三,倡导教育学的教学艺术,避免被教学过程技术化所遮蔽,重视对教学内容本身的扎实钻研。
4 关注基础教育实践
基础教育的实践主体希望教育学能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用以直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虽然教育学在严格意义上并不能完全承担这样的责任,但是至少在应然性上,应满足对教育学提出关注实践的要求,其实这也是对教育学教师提出关注实践的要求。教师教育应当走在基础教育的前面,扮演一个服务者与引领者的角色,脱离鲜活的教育实践是不可能使这个角色获得合目的性的意义的。教育学教师需要有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经验化认识与对教育的理解作为教学的源泉,因为理论并非全部来自理性的思辨与主观的臆想。关注实践就是要求教育学教师首先要深人基础教育一线掌握资料,获取较多的信息,然后进行理性的提炼并把其作为课程资源。其次,教师要改革教育学课业的评定办法,转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忽略教育思想的确立和教育技能的培养的现象,引入鲜活的实践情境作为课业评定的内容,使学生获得教育反思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素养。
值得提及的是,让教育学教师成为教育学课程的“中心”,并不是说让学生处于“边缘”状态,而是指通过教育学教师的努力,践行自身的使命,从而弥补教育学课程的各种缺陷,使教育学真正发挥其正向功能。另外,教育学教师在课程中的角色也决定了他们更适合“改造”教育学。从这个意义上讲,为教育学教师的存在合理性进行辩护其实正是为了证明教育学教师的存在对于教育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xx:30
[2]刘旭东,教育学的困境与生机[J],教育研究,20xx(11)
[3][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闻,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61
教育学论文6
【摘要】中职幼儿教育教学的核心是课堂,理论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尤为明显,而实践在课堂教育中无法得到实现,使教育与实践之中无法完美的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脱节”。这样的情况使得我国种植幼儿教育学教学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教育力度,如何提高我国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水平是我国当下迫在眉睫的教育问题。因此,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及教学实践,本文对中职幼儿教育教学评价改革进行初步探析,结合当今宏志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