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论文(第10页)
37 次下载 17 页 28970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二、班级“小组合作式”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式”管理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功能的前提。我们根据学生的性格、品质、认知基础、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组内异质”就是每个组需要有学习能力强、中、弱和性格内外向的`,因为小组成员之间存在合理差异有助于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人尽其用。“组间同质”就是组与组之间要实力基本均衡,这是开展小组之间公平竞争的前提。
我班人数五十五人,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十四个小组。四人小组又以A、B、c、D四种代号分别代表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每种代号都负责班级“四项竞赛”争章活动的其中一项。如“A”同学负责管理小组内的“我爱学习”项目,主要工作是收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跟全组人分享,其次记录每次考试的成绩并跟全组人进行分析;“B”同学负责“遵守纪律”项目,主要工作是管理上课和自习课期间的纪律;c同学负责“我爱干净”项目,主要工作是全天小组地面卫生,不要有纸屑等杂物,并且在本周值日的时候分配好卫生负责区域。“D”同学负责“我讲礼仪”项目,主要工作是配合学校的“八礼”教育,提醒组内成员要注意“仪表之礼”“言谈之礼”等文明礼仪。其中,让集体荣誉感和组织能力强的“A”同学兼小组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协调者,也是老师的左膀右臂。所以,要对“A”同学进行定期培训和指导,并提出明确职责和相关要求。
总之,四人小组在“A”同学的带领下“捆绑”成“自治州”形式,“洲内”A、B、c、D同学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各个“自治州”之间分配的综合实力相对均衡。这样安排不仅使每位学生都参与了班级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展示才能,并在管理中促成全体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弥补,促进各种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使每个管理小组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相互提高,从而达到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二)“小组合作式”管理评价机制的建立
在小组合作管理过程中,为了发挥每个组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统一,需要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努力并且小组同伴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种良性制约机制就是合理的评价机制,它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同时,评价后的反馈要及时,这样有利于第一时间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并在与它组的比较中,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根据学校规章制度,结合学习生活各环节,我们制定了《班级常规评分细则》。评分项目主要是班级四项竞赛的内容,即“我爱学习”“遵守纪律”“我爱干净”“文明礼仪”。每一项都制定了相应的表格并有值日班长负责每天打分。既然是合作学习,在打分时就落实到第几小组,而非学生个人。这样,就促使大家意识到:一个人好不是真正的好,只有小组大家的好才是真正优秀。为了及时反馈,我在黑板上的左角设计一表格,每天每组的各项得分都直观地呈现在表格中。每天放学前值日班长都会把各个小组的一天得分记录在汇总表中,每周五的值日班长作一周总结,并将分数以累计的形式呈现。得分最高的前三组将成为周冠军,周冠军将获得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每天一根棒棒糖。
(三)适时引导,加强调控
实施小组合作管理,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不是任其发展,忽视班主任的主导作用。班主任始终是“小组合作式”管理的“导演”,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整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深入小组,了解小组动态,及时调控。若有哪个小组出现情况,班主任还要要适时引导,保证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的展开,始终把握学风、班风的昂扬向上。
三、班级“小组合作式”管理的收获与反思
1.增强了责任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在管理过程中,人人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小组内每个成员要对小组负责,要维护小组的荣誉和利益,这就促使学生在每一项活动中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积极与同伴合作,时时感受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不断增强责任意识。

网络常见故障的分类诊断
浅谈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研究论文
浅谈高等数学对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浅谈教育实习对于师范生成长的重要性
浅谈重要性概念在审计中的运用
功利主义对留守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论文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贡献与影响论文
关于莫里森《慈悲》的叙事的文学性论文
论文学批评美文
廊桥下的爱与责任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解读论文
网络文学著作权的保护问题论文
论爱伦坡文学理论中美的概念论文
文学批评理解的复杂性研究论文
网络文学对思想政治的影响论文
家庭因素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
戏曲对网络传播的影响论文
基因对情绪的影响论文
绩效沟通对员工成长的影响
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
网络文学传播对传统文学的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