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论文(第9页)
本文共计3663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战略性绩效评价
战略性绩效评价是将绩效评价指标与企业所实施的战略相结合。例如企业要采取低成本战略,则评价指标侧重于内部制造效率、品质改进、市场占有率及交货的效率;采取产品差别战略,则应侧重新产品成本、新产品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率等指标。战略性绩效评价不仅改变了原有管理会计的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而且将业绩评价由财务指标系统扩展到了非财务指标系统。非财务性绩效评价内容一般包括:质量评价、交货效率评价、企业应变与创新能力评价、雇员评价、产品市场占有份额评价、机器运转情况的评价等等。由此可见,战略性绩效评价渗透到了企业的方方面面,能更好地为生产经营和战略管理提供有效决策信息。
在采用战略管理会计中,除上述方法外,还有战略成本分析、预警分析法、目标成本法、平衡财务与非财务业绩表法等。
战略管理会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加入WTO,迅速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的要求日益迫切。会计学界和理论界应抓紧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以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获取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劲彪战略管理会计及其挑战[J]财务与会计,20xx,(1)。
[2]温艳萍现代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J]财务与会计,20xx,(2)。
[3]郑玲战略管理会计初探[J]株洲工学院学报,20xx(5)。
[4]张霞浅谈战略管理会计及在我国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xx(4)。
[5]郭葆春,胡树红战略管理会计浅析[J]暨南学报,20xx,(4)。
管理会计论文(第9页)6
[1] 邓桂清. 走出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内容重叠的困惑[J]. 中国集体经济.
[2] 刘明. 试析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重构[J]. 科技资讯.
[3] 胡玉明,叶志锋,范海峰. 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
[4] 宫昕璐,张媛.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综述[J]. 财会通讯(学术版
[5] 高晨,汤谷良. 管理控制工具的整合模式:理论分析与中国企业的创新--基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多案例研究[J]. 会计研究.
[6] 余绪缨. 关于培养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的.认识与实践[J]. 财会月刊.
[7] 余绪缨. 管理会计学科建设的方向及其相关理论的新认识[J]. 财会通讯(综合版).
[8] 于增彪,王竞达,袁光华. 中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研究方法、热点实务和人才培养[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9] 郝桂岩. 对管理会计规范化的几点思考[J]. 财会月刊.
[10] 李艳. 管理会计规范化的本质研究[J]. 特区经济.
[11] 颉茂华.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及其要素的构建[J]. 财会通讯(学术版).
[12] 王斌,高晨. 论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系统[J]. 会计研究.
[13] 余绪缨. 现代管理会计新发展的主要特点[J]. 财会通讯.
[14] 余绪缨. 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新思维[J]. 财务与会计.
[15] 胡玉明. 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J]. 财会通讯.
[16] 杜颖,张佳林. 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 财经理论与实践.
[17] 《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 我国集团公司预算管理运行体系的新模式--中原石油勘探局案例研究[J]. 会计研究.
[18] 王斌,李苹莉. 关于企业预算目标确定及其分解的理论分析[J]. 会计研究.
[19] 《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林斌,刘运国,谭光明,张玉虎.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应用的案例研究[J]. 会计研究.
[20] 胡玉明.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J]. 外国经济与管理.
管理会计论文(第9页)7
1.财务管理会计的方法创新
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方法最初的目的是进行成本的管理,对财务会计记录的数据以及审核结果进行分析,确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强调财务信息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对成本的信息进行关联性的研究,到了近些年,财务管理会计开始向决策方向发展,逐渐的对成本管理进行综合的管理,力求把企业的成本管理上升到战略层面,目前阶段的财务管理会计强调企业的决策层面,综合各个方面的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信息。,下面一一介绍财务管理会计的方法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