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精)(第8页)

本文共计4488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一、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会计制度的改革,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会计教育、会计教学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会计教学至今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会计教学目标不明确,目标定位不一致,对到底培养什么样的'高职会计人才缺乏认真、科学的研究。

  (2)课程设置不合理。会计课程与基础课程抢课时;专业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主次不清,内容重叠、顺序混乱。

  (3)教学方法消极。采取注人式、满堂灌的做法,学生思维闭塞、学习被动没兴趣。

  (4)教学理念落后。重理论,轻实践,或实训内容滞后于职业岗位需求。

  (5)对学生考核方法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能力的考核。

  二、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构想

  (一)转变教师职业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教师应熟练掌握职业教育理论,明确高职院校要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实现由学科型向实践型转变,由知识中心向技能中心转变。教师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变教学理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要突出专业技能、技艺和技术;在教学实践中要凸显“职业能力”培养;在教学管理中,要把握“能力评价”导向;在质量评估中,要突出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提高会计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

  (1)鼓励与支持会计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各类财会专业职称与注册会计师等能力考试,提高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2)采取“外引”兼“内培”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墙训。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来校兼职,让他们既到学校指导会计教学工作,进行教师培训,又让他们担任会计课程教学,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3)创造条件组织会计教师平时特别是假期经常到第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其能熟练掌握会计循环各个阶段的实务操作,并能够解答会计循环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中一些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具有综合会计信息、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紧密联系

  为使学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真正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以市场需要、学生就业为导向,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界限,按照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和“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来设置课程和精选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会计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学院每学年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与学生就业情况调整教学方向,进行相应课程的修改和替换。每当出现会计新理论、新政策、新法规时,教师都应及时把它们加人到授课内容里面,避免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需要脱节。同时加强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四)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大批既具有会计实践能力又懂会计软件的使用和维护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因此,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应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应当把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来抓。合理把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做到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着重加强学生课程实践技能的操作,学生综合模拟实践技能的操作以及财务会计软件的技能操作。教学方法上要改掉过去满堂灌的做法,将枯燥的课堂讲授,变成学生看得见的经济活动过程,让学生多参与,亲自动手,形成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发票账单的填写、材料采购的过程等内容,既可以用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又可以用实物样本进行操作演示,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活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理论课程讲授完毕时,及时进行实践操作训练,加强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并训练其动手能力。待基础实训结束,讲完全部会计专业课程后,再组织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实训,以利于会计实训的循序渐进,做到基础实训和综合实训的协调统一,全面提高学生运用技能的能力,铸就就业本领。同时加强考核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作业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等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