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会计实证论文(第12页)

141 次下载 22 页 39306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 实证会计研究的局限

  实证会计研究在具有明显优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我们认为正确认识这些局限对于实证会计研究者尤其重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局限有可能影响到实证会计研究的质量与结论的可靠性。我们将这些局限大致概括为以下三类:

  (1) 第一类局限来自于实证会计研究运用的归纳推理本身。归纳法是从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方法,相应地,实证会计研究把会计理论建立在大量会计观察的基础上,由于会计观察对象与范围的有限,有时由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难免以偏概全,这就难以产生规范、系统的会计理论以指导会计实务。另外,实证方法可能导致相当复杂的.研究,而最后的研究结论常常出现重复等。这些不足之处正好是规范会计研究的长处。

  (2) 第二类局限来自于人们目前有限的认知水平。实证会计研究所采用的一些概念,如政治成本和契约成本等还无法进行明确的定义,并加以数量化,只能利用替代变量来表示。人们还不太清楚会计数据与契约成本和政治成本是存在的函数关系。通常假定的线性模型缺乏依据,比较武断。另外,大部分实证会计研究还限于某一时点的对比,这种对比究竟有多大代表性也值得怀疑。

  (3) 第三类局限来处实证会计研究中大量运用的统计学方法本身。众所周知,统计数以概率论为基础,假定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运用抽样方法采集数据时存在抽样误差;运用统计应运或统计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假设检验、推断总体时存在推断误差(这就是为什么接受或拒绝原假设时只有1-a的置信度,而非100%的把握);而更为重要的是,任何统计模型与方法均有其理论假定,如许多模型的假设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当样本数据属来自问卷调查的非连续变量时则不能使用这些模型与方法,应该采用非参数检验。若未进行模型的适用性检验,就冒然使用,其检验结论的可靠性就很值得怀疑;此外,许多实证会计研究中涉及到多因素(自变量)间的关系,而这些因素本身之间就可能存在相关性(又称共线性),如净资产规模、会计收益、固定痪产间就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使得人们在解释检验结果时很难辨别出单个的特定变量的影响。

  二、 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展望

  1. 实证会计研究应用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从客观条件看:首先,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已初具规模。西方的经验表明,实证会计研究的兴起与繁荣同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密不可分,证券市场的发展又为实证会计研究创造了条件。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我国会计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证券市场研究和行为会计研究将成为我国会计学术界的重大课题。这些课题均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才能得出合乎国情的结论。事实上,目前国内已有的一些实证会计研究成果也主要集中在这一方面。其次,当前我国经济下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会计准则体系也在建立和不断出现,而不断出台的新会计准则又赋予了企业较大的会计程序选择权,在这种情况下,业已出台的会计准则实际效果如何以及企业的会计程序选择行为都急待研究。

  从主观条件看,实证会计研究已日益受到学术界和职业界的重视。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本身的研究和运用该方法进行的研究都正逐步得到加强。

  2. 潜在的制约因素

  (1) 会计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与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实证会计研究的需要。现有会计研究人员大多为会计专业背景,其知识结构上的突出缺陷在于定量分析能力不高。因此,研究人员难以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数据,难以选取适当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并对假设作出检验,这将极大地制约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运用。

  (2) 实证会计研究所需数据的来源与质量受到限制。表现在:通过问卷调查采集的数据不仅在量上受到调查成本的限制,在质上(代表性)也受到研究者对抽样方法的掌握程度和被调查者对敏感性问题回答的可信度的影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很规范和成熟,有关的统计资料不齐全,口径不统一、前后期间的可比性较差;企业财务报表普遍存在较多的水分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实证会计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