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论文精品[15篇](第25页)
本文共计4815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这说明第一阶段的实验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网络视听说资源库的使用得到了广泛认可。跨文化交际知识调查问卷评估显示,语言交际能力相关问题正确率为73%;非语言交际能力相关问题正确率为55%;思维模式差异相关问题正确率为59%;行为模式差异相关问题正确率为61%;价值观差异相关问题正确率为56%。数据更为直观地揭示了网络视听说资源库的建设使用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帮助。受访学生在本次实验前,基本没有接触过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但在经过网络视听说资源库辅助教学后,跨文化交际知识问卷中的回答准确率较高。学生在语言交际能力方面强于非语言交际能力。这个结果也与之前表1中基础语言资源库使用频率最高这一点相吻合。东西方思维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别,西方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更多倾向直觉和情感。这一部分的正确率处于正常水平,学生若能更高频地络视听说资源库中的材料,便能有效改善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知识的缺乏。
2。3改进意见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来看,经过短短的一个学期的实验,网络视听说资源库已经发挥了直观作用,但是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还有进步的空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网络视听说资源库:
(1)每板块每月都进行一次材料的增删,根据对已有材料的点击量进行统计,及时淘汰点击量最低的材料;
(2)每月对学生做一次访谈,根据学生的需求增添新的材料;
(3)邀请更多的老师加入论坛互动环节,及时答疑解惑,并延伸知识点;
(4)通过公众号,将每月更新的内容在线介绍,以期吸引更多学生自主地使用资源库;
(5)除了对资源库的内容改进之外,还会逐步增加一些板块来满足学生新的学习需求,如欧美电影及电视剧板块、欧美流行歌曲板块等。
3结束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之一,而网络多媒体技术是当代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基于网络的视听说资源库的建设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加科学、系统和有针对性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可知,笔者网络视听说资源库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更为直观、灵活、自主体验式的英语教学模式,更大程度地为学习者提供了最为便利和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无限延长了学习时间,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保晶。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初探[J]。英语广场,20xx(7):99~100。
[2]高洁。基于网络视听说资源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xx(3):93~95。
[3]刘华。浅论英语网络视听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J]。教学与管理,20xx(30):99~101。
跨文化交际论文15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和中国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更趋多元化。对大学生的培养,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都必须把跨文化交际能力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加以强化。当今外语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阻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如:教师缺乏文化教学能力的培训,教学中人为地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分割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多层面全方位从课堂、课外和社会实践三维拓展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训练;综合素质;社会实践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学习期间,笔者先后与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同学交往,深刻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这些能力和素质又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毕继万教授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新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培养目标中强调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还要“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代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交际能力理论的提出者美国的社会语言学家Hymes认为交际理论包含四方面的内容:①分辨合乎语法的语言形式;②分辨实际可接受的语言形式;③能分辨得体的语言形式;④能分辨一种语言形式的常见程度。因此,第一方面的内容相当于乔姆斯基理论体系中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它是人的内在能力;后三方面的内容可通称为“语用能力(PragmaticCompetence)”。前者体现为语言形式的'准确性,后者体现为具体情境中语言运用的适宜性,所以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语言能力与交际文化的结合。此外,交际是为达到某一明确目标所进行的活动,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由交际的有效结果或目标实现的“功效”来定义的。我们可以认为综合文化能力是人文知识与精神的概括。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媒介,学习外语必须学习文化,外语教学一定要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新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教学要求上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在专门安排的文化素养一栏里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培养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让其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还应该使他们突破文化差异的障碍,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顺利跨越“文化沟”,构建“文化桥梁”。

](http://www.lw54.com/d/file/p/20240416/795610f50fc3d5810d5120bd596d0a3c.png)
留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入学要求
纳什专访:成就留给历史 生活留给自己
澳大利亚留学莫纳什大学的介绍
班级管理中的人本教育
由坠楼事件所想到的初中作文
浅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浅谈高职教育已成高等教育半壁江山
浅谈班级家委会中提升家长教育能力
聋生的青春期教育论文
浅谈心理教育的原则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析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讲话能力-学生的讲话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论文
中职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2016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浅谈中职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研究
中职学生思想品德评语(精选310句)
探析体育教学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关于企业软实力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