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教育论文15篇(精华)(第23页)

28 次下载 24 页 40785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幼儿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符合其年龄特点。好奇心驱使儿童去看、听、做、发现与探索周围的环境,而结构游戏则给幼儿提供了这样一种满足其好奇心的可能。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学者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这样表述:“能从生活与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乐趣。”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结构游戏是发展、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最好形式之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以及数学问题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改进,以更好的促进幼儿园数学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结构游戏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对儿童数学兴趣的培养有重要意义。结构游戏也有助于数学意识和数学知识的传播,是数学人才发现的有效途径。结构游戏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结构游戏与枯燥的数学知识相结合,在提高儿童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结构游戏中的一些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象征性游戏)中的数学教育等对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结构游戏并不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唯一,但却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极为有利的数学教育途径。研究结构游戏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对推进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农村学前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开端,是学龄儿童身心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对于学龄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我国有大约一亿多的学龄前儿童,而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儿童在农村。因此,农村学前教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之大事。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一、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普及率低,办园规模小,保教质量低

  (1)学前教育普及率低。目前我国农村的入园率普遍低于城市,有的农村地区甚至没有幼儿园,而只是设有一年制的学前班,且只招收五、六岁的幼儿,而三、四岁的幼儿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在这些地区学前班也只有一到两个班的规模,儿童入园率很低。

  (2)办园规模小,硬件设施匮乏。大多数农村幼儿园面积狭小,采光、通风不良。有的园所年久失修,破旧不堪。教室、宿舍阴暗潮湿;伙房没有卫生设施,连常用的冰箱、消毒柜也没有,炊事员无健康证,工作时不穿工作服,卫生意识淡薄。这样学习、生活环境,直接威胁着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3)保教质量低下。设施简陋已经制约了保教质量的提高,师资不足、素质低,教育观念落后更加造成保教质量低下。

  许多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没有幼师资格证。待遇低也造成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师资不稳定。民办幼儿园教师持有“三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比例极低。公办幼儿园教师相对较好。但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比,依旧待遇偏低。许多优秀毕业生不愿从事幼教工作,而是选择了待遇更高、就业更稳定的中小学任教。

  2.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薄弱,语言表达能力低

  当前农村学前儿童多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多数是由爷爷、奶奶来带,而多数的老人一方面不识字,思想跟不上时代,认为孩子还小,不用那么早读书,因而延误孩子的最佳教育时间,孩子的智力就不能得到开发,独立性也差,加上语言环境差,幼儿孩子到6、7 岁了,还不会讲普通话,长此以往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

  3.农村幼教的“小学化”倾向

  目前在农村没有独立的公办幼儿园,多数幼儿园都附设在小学里。也就出现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多偏重于读、写、算,从而形成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倾向。这一做法在严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也阻碍着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针对当前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普及高质量的幼儿家庭教育,首先要提高家长文化水平,特别要提高农村女性的文化水平。母亲掌握幼儿教育知识多少,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