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通用】建筑法规论文(第10页)

本文共计4799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 改进课程考核方式解决对学生的多元化要求与教学评价方法单一之间的矛盾

  目前, 该课程考核采用试卷考试结合平时成绩的综合评定方法, 根据本校教务部门的规定, 平时成绩不得超过总成绩的30%, 因而一纸试卷基本决定了学生的最终成绩。这种方式造成学生忽视平时的学习, 而在考试前夕突击应付、死记硬背的现象, 完全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能力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 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 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课程的考核方式不仅要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还应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实现课程考核从重结果向重过程、从重知识到重能力、从学习的压力向学习的动力的转变。

  实现这些转变可从以下几点实施:第一, 降低期末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第二, 采用多种形式, 如:考勤、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设计、分组调研等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及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水平;第三, 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参与课程考核的评价过程, 进行自评和互评, 既是对课程学习的促进, 又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三、结语

  建筑法规课程作为一门学时较少的专业课, 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合作项目的不断增加以及建设环节的日益规范, 建筑行业对职业建筑师的法律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建筑法规课程的教学应跟上行业发展的需求。上文从建筑法规课程教学的角度, 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四个主要矛盾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 我们还应认识到法规知识的传授、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能仅凭某一门课程的改进, 还应综合考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前期专业基础课程的安排、实践环节中的应用以及同期专业课程的联系等。教师应积极参与工程实践, 熟悉掌握常用工程规范标准, 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的、具备基本职业素质的工程人才。

建筑法规论文6

  [摘 要]

  文章阐述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必要性,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建筑业是我国基础产业之一,它健康运转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业也得到空前发展。建筑业在快速发展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成为业内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热点问题。如何规范建筑企业管理,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值得研究课题。

  一、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必要性

  1.工程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

  建筑工程质量形成是伴随着整个建筑程序而产生,从可行性研究到建设方案决策阶段都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可以出现在从立项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每一个环节。如宁波大桥坍塌事故,就是由于设计质量不合格造成;九江城区长江大堤决口,则是因为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使用伪劣建筑材料而造成。可见,建筑工程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

  2.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已成为企业共识。无数事例表明,一个施工企业乃至项目所完成工程质量好坏,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日后发展。不注重施工质量管理,不着力打造企业品牌,就不可能赢得市场,企业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3.工程质量是国家经济建设效益基础

  工程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建设速度,工程质量差本身就是最大浪费。低劣质量一方面需要大幅度增加返修、加固、补强等人工、机械、材料、能源消耗,另一方面还将给用户增加使用过程中维修、改造费用,同时,低劣质量必然缩短工程使用寿命,使用户遭受经济损失。因此,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把质量管理放在头等重要位置是刻不容缓当务之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