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赏识教育的论文【精品15篇】(第15页)

140 次下载 20 页 3350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因为,批评和赏识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教师在该坚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毕竟学生犯错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教师在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上予以批评,是在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上的引导。赏识教育批评下的教师能够让学生在犯了错误后,重拾信心改正错误。其次,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赞赏学生,教师在赞赏学生的同时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虚荣、自以为是的心理。教师要想正确地做到赞赏学生应当做到细心地观察和发现学生的成绩,在看到学生的努力后再鼓励学生和时刻关注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不断进步。最后,学生是不断发展成长的个体,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教学法时应有正确的着眼点,学生的天生特质不是决定学生今后发展的唯一要素。所以,教师在赏识时应正确地着眼于学生的个人表现和努力程度,客观科学地给予赏识。这样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6、结 语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运用到排球教学中,不仅可以更新当前排球教育的观念,还能有效促进探索排球教育教学的改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许多高校教育想要推动其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很多都未跳出传统的“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而赏识教育就在于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客观上贯彻。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理论逐步缩小差异。所以,赏识教育的效果优于一般教学方法的效果。赏识教育在学生学习排球知识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心理的引导,认可、鼓励、赞赏学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精神补充和心理慰藉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树立排球技术的自信心。所以,学生在整个排球技术教学活动中充满了兴趣和求知欲。因此,足以说明赏识教育教学法有利于排球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宇明,杨立新 . 论赏识教育在高校排球普修课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xx(5):116-118.

  [2] 周国辉 . 大学生激励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xx.

  [3] 赵朋霞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排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J]. 山西体育科技,20xx(3):72-75.

  [4] 徐意坤 . 多角度赏识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激励作用 [J]. 运动,20xx(12):87-88.

  [5] 张利生 . 激励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J]. 教育与职业,20xx(33):191-192.

赏识教育的论文12

  摘要:在现今社会的小学体育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途径方式,未免稍显呆板与冷硬。在国家大力进行教育改革的形势下,为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更好地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全方位提高教育水平,教育者不仅要注意教育,方式的优化也要注重。而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将会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起到对学生自信心的提升的重要作用。通过赏识教育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兴趣是小学体育教师将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体育教育;应用

  引言:

  在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中,激励至关重要,无赏识,无教育。也许一个夸奖,一句激励,能让一个孩子受益终生,尤其是小学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正是培养自信心的重要阶段,也是打好身体基础的时期,减弱批判性教育的比重,让学生重拾自信心,学生有兴趣接受体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身心状况,结合赏识教育,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提高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赏识教育的概念

  赏识教育并不仅仅是表扬或鼓励,而是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此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并纠正不良行为。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要允许失败,允许学生中存在的差异。就像是农民种庄稼,总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不能因为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小差错,就将庄稼苗连根拔起,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减少指责和抱怨。当代很多家长或是教师崇尚批评教育,认为批评才能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其实起到了反作用,削弱了学生的自信心。在小学体育教育中,书本上的知识、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是枯燥难懂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赏识教育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用新颖的教育方式达到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赏识教育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方式,因为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得到一定的尊重与赏识,而不是将孩子的错误放大并且一次又一次的被提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同孩子的不同优缺点,不同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