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热)赏识教育的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3363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在高职体育教育中采用激励式教育,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

  激励式教育是赏识教育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最主要方法,教师在赏识教育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并且要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后把这些优点不断放大。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并且要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例如学生在进行跑步训练时,尤其是进行长跑训练的时候,很多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限制很有可能无法跑完全程,甚至有的同学因为疾病等原因无法参加跑步,这些同学虽然没能跑到最后,但是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意志坚持走到了终点,他们虽然没有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他们在训练中的表现是非常值得表扬和学习的。教师如果能够在全体同学的面前表扬这些同学,鼓励他们,相信他们在下一次训练时会有更大的进步,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认可,同时对日后的跑步训练会产生更大的信心。因此,只有在高职体育教育中采用赏识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到知识和技能。

  2.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可以采用行为激励法

  教师通常在学生的心目中起着榜样的作用,体育教师也是如此。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起到表率作用,让学生把教师当做学习的对象。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教导学生时可以自己先示范一遍,然后再鼓励学生做动作并不断尝试。这种在行为上激励学生的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用饱满的热情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对各种类型的学生有足够的耐心,鼓励激励那些表现相对落后的学生,并在行动上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3.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高职院校采用赏识教育,可以通过创造机会,营造良好的氛围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是赏识教育中采用的最主要方法之一。高职院校要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只有多次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和快乐时,才会在各个方面有所突破,才会有所改变,充分激发出自身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进而提高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自信心。在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师可以创造更多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组,将差距较小的学生分到一组中,缩小小组中学生之间的差距,避免学生在失败中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小组成员间的差距小就会使比赛成绩的差距变小,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

  4.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可以采用奖惩激励的方法

  有时候人缺少努力的动力,而这时如果有个人或力量在后面推他一下就会成功。在学生的教育中也是这样,学生很多时候就是有很强的惰性,需要教师催促着才会走才会去做,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奖惩激励的方法来激励学生,刺激学生,使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表扬和奖励,这是人的天性,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应用奖惩的激励方法,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应该满足其表现的欲望,对学生实行奖惩的政策,利用奖惩政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也进行了教育的改革,无论是在教育体制上还是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现阶段采用了赏识教育的方法,希望能够使学生在赏识教育中提高自身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管赏识教育的成功应用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赏识教育的发展前景将会非常广阔。

赏识教育的论文3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赏识教育的概念就是教育者站在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并欣赏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在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的过程中,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帮助学生实现与外界的健康互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对于学校这块阵地而言,教师应该明白,其实所有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都希望被认可,人性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是对人本主义理论以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17世纪以来的资产阶级教育家,提出了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无论对什么人,都要尊重他、赏识他。要不断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以此鼓励学生,提高其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也指出,教育的本质是生活的,是人的生活,教育就应在人的生活层面中展开,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感的培养,创造性发展,以及主体性的全面生成会起到积极作用,还能缩短学生和学习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起兴趣,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这与赏识教育所倡导的自然教育、和谐发展相一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