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论文(第4页)
本文共计3753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规避外部风险。民间借贷环境下,金融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同一个企业或个人扮演着多重角色,增加了债务纠纷的发生频率。因此,在现阶段我国民间借贷管理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认真分析所处的金融环境,尽量规避外部风险。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明确、细化风险管理目标和任务,积极配合外部监管,推进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优化,在能力范围内预判风险并加以防范。商业银行需要坚定地拥护和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认真执行国家的利率政策,从而构筑坚实的风险抵御堡垒,提升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对信贷人进行严格审批,建立信用查询系统,全面考量申请人的.还贷能力和信誉度,在降低风险的基础上,增加自身的存款和信贷业务。
(三)抵制市场风险。民间借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商业银行存在的目的和价值就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其根本任务是发展。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没有发展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民间借贷对商业银行存款和信贷业务造成了冲击,挤占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一定的份额。商业银行要想有效抵制民间借贷引发的市场风险,就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服务结构,提升本银行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在执行货币紧缩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信贷市场的需求,创新发展银行信贷产品,适度调整资金的投放范围和力度,简化服务流程,让客户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办理相关业务,增强他们对银行信贷的兴趣和依赖。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拓展自己的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提升存贷款办理效率和质量,积极搭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缓解资金供需矛盾,引导民间借贷的良性发展。
三、结语
总之,民间借贷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在我国金融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民间借贷将会发挥更多的功能,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与日俱增。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持续关注民间借贷的发展,认真分析其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找出负面影响部分,有针对性地提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帮助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发挥民间借贷的价值,实现商业银行的稳步发展。
风险管理论文(第4页)3
摘要: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xx年2月至20xx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2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顺序分为参照组和风险意识组,参照组12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风险意识组121例,实施风险意识管理,分析两种管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参照组风险发生率18.2%明显高于风险意识组4.9%,而且对护理满意度70.2%明显低于风险意识组88.4%,两种管理方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管理能够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风险意识;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成为临床救治的重要手段,而手术室是手术治疗的场所,也是医院内风险高发的地点,由于手术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具有各方面的安全隐患,并且高复杂性,因此,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强护理管理,增加风险意识成为预防和减少风险发生的手段[1]。本研究对20xx年2月至20xx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2例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进行研究,现将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xx年2月至20xx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顺序分为两组,参照组121例,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在24~67岁,平均年龄范围为(45.3±7.1)岁,其中急诊手术59例,择期手术例62例。风险意识组121例,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在22~65岁,平均年龄范围为(43.1±5.5)岁,其中急诊手术60例,择期手术例6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参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采用风险意识管理,具体方法为:
①增加手术室护士风险意识、防范方式和应急处置的能力,组织手术室护士提高风险意识的学习度,提高法律法规意识,应急处置风险发生的能力,进行定期的考核,保证手术室护士具备风险防范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