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赏识教育的论文(集锦15篇)(第2页)

本文共计3744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应用赏识教育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毋庸置疑,分数是衡量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如前所述,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的美术人才,是当前职业高中美术教学的新要求。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美术成绩的提升。对于学生日常所上交的作品,在评分的过程中不宜过于严苛,而是要适当地宽松给出一些激励的空间。针对学生的美术成绩,不仅要从全班的角度来进行横向分析,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进步情况,要对其纵向发展进行分析,让其看到自己的进步,让学生体会老师的重视和欣赏,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参考文献

  [1]张林.刍议职业高中美术课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xx(7):144.

  [2]白媛媛.赏识教育及其时代价值解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xx(5):65-69.

  [3]张淑清.试析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2):8-10.

  [4]周青云.赏识教育理念与后进生转化[J].教育探索,20xx(8):115-116.

  [5]王晏.职业高中美术及其教育的综合性意义分析[J].时代教育,20xx(24):54.

赏识教育的论文2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和课程不断改革,人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上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一些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往往会在心理上产生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逐渐下降。赏识教育的宗旨在于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赏识教育能够使学生得到尊重与认可,帮助学生增加自信。本文主要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赏识教育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并研究的问题。小学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然而,由于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一些由于各方面原因而导致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若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其自身的学习以及成长,也不利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赏识教育的主旨在于给予学生一定的认可与尊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凭借着这一点,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利用,在促进体育教学有效进行的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培养。

  1合理看待差异,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同个体,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其进行集体活动时更加明显。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合理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得以顺利进行[1]。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渴望得到赞美和认可,一定程度的赞美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动力,也能够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以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世界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所以体育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给予学生一定的认可和赞美,增加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使学生自身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立定跳远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小兔子跳”以及“青蛙跳”等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训练。任课教师可以分别将两个学生分为一组,利用绳子等教学用品作为障碍,让两个学生进行跳远练习,一个学生跳完后让另一个学生对跳远情况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自行调整障碍的宽度,使学生体验不同障碍宽度的跳远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没有达到预期的跳远距离,没有跳到自己满意的障碍宽度,这时教师应对学生做出积极鼓励以及合理的评价。小学体育学习情况的评价不仅仅以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评判标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以及良好品质也是体育学习评价的重要标准。即便有些学生在跳远方法的掌握上没有做到足够优秀,但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却是值得夸赞和认可的,所以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可贵之处,才能用赏识的眼光去评价每一个学生,从而使学生拥有足够的信心和积极性来学习体育技能[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