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初等教育的论文15篇(第9页)

本文共计471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除了徐力杀母事件外,20xx年12月13日陕西一名初中二年级学生晚自习后将母亲杀死并将尸体埋在农田中,三个月后才发现(《华商报》20xx年4月5日)。文中提及学生在杀死母亲后在日记以第一人称写到严厉的母亲对自己的期望如何使自己慢慢走向绝望。除了以上所说,因为家长对孩子寄予太高的期望,最终导致孩子杀死父母的新闻案例数不胜数。导致悲剧的不是父母寄予孩子太高的期望,而是父母没有正确地使用恰当的方法教育孩子。

  三、行为塑造在徐力杀母事件中的应用

  行为塑造在行为主义看来主要是使用强化和惩罚等不同的手段建立或消退个体的行为。本文所提,强化是会促进或增加个体的行为,而惩罚是会降低或减弱个体的行为。在徐力杀母事件中,若徐母恰当地使用强化和惩罚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呢?

  在徐力第一次获得班上第十名的时候,徐母应该给予奖励,即强化物。强化物指对个体而言是具有意义的,它可以是奖励、称赞等,对不同的个体强化物也会不同,如对喜爱踢足球的人来说可以踢足球对其是有意义的,而对不喜欢踢足球的人来说踢足球是没有意义的。

  简文中,徐母警告徐力若再踢足球便打断其腿,如此可以推断出踢足球对徐力是有意义的。徐母应在徐力第一次考获班上第十名时允许徐力踢足球,但我们也可以通过简闻中预测:徐母认为踢足球会耽搁徐力学习,因此强化物可以换成别的对徐力有意义的强化物,如使用正强化的方式给予徐力想要的东西或使用负强化减少徐力不想要的东西。

  此外,徐母也应该善用不同的强化手段加强徐力的学习。如每隔一段时间徐母可以自行给予徐力测验,若测验分数达到要求则给予强化物,若测验分数达不到要求则教徐力如何达到要求。后来徐母可以不定时地给予小测验,同样分数达到要求则给予强化,分数达不到要求则教。

  前文所提,虽然预测出徐母认为踢足球会耽搁学习,但踢足球并不是什么必须肯定被消退的行为。相反,若徐母善用踢足球当作强化物,如此也许更能促进徐力的学习行为。

  四、行为主义中行为塑造的不足

  每个理论随着时代的变化都会被发现其不足,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虽然都曾经风靡当时的心理学界,但都在过后的发展中都被验证了这三个学派的不足,本文将只针对行为主义的行为塑造不足进行简述。行为主义最初由约翰·华生提出,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的外显行为而非不可观的意识经验。华生认为,研究对象应该是个体的行为而不是个体内在的意识,因此这后来被人本主义批评其过于将人看成是机械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本主义认为,行为主义忽略了人的潜能,将人看似“墙头草”,当强化物试图对某行为进行强化便建立了某样行为。此外,行为主义认为,人受外界环境因素决定的,忽略了基因的存在,这被近来许多有关双生子的研究都表明遗传也占有重要的'因素。至现今,行为主义学派已经被认知学派所取代,认知学派除了取得行为主义的精华,也填补了行为主义学派的不足,更强调了个体的内在动机。

  五、行为塑造在现代教育的应用

  旧行为主义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被许多学派论证了其不足,但无可否认行为主义的行为塑造在现代教育中仍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在使用行为主义的行为塑造时,我们应取其优点填补缺点,恰当结合现代认知学派强调的内在动机。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就行为主义已被取代,但斯金纳的强化手段扔被使用,如在现代教育中校方为了塑造学生的学习行为便设立了奖学金,教练员在学员每做对一个动作时便给予强化。后来,教师也应该要善用各种手段保持行为的持续性。

  如本文所提到的,行为主义忽视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只是使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并不是一个长久之策,应结合认知学派所提的内在动机。因此,作为教育者应注重个体的内在动机,将个体原本是因为外在的强化物而持续某种行为慢慢转换为因为个体自己的内部动机而持续某种行为。

  六、讨论

  在我认为,徐力在第一次获得班级前十的时候或许自己内心也是得到强化的,但或许是还没有达到能够进行自我强化的程度而母亲也没有给予强化,最后徐力自我学习的行为便消退了。此外,我认为,徐母应该多向徐力进行交流而不是将自己的要求想法强加到徐力的身上。徐力还是个孩子,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在多次与母亲发生争执时会因为不如母亲强势而感到委屈且无处发泄。若徐母在教育孩子上少一点责骂多一点称赞,结局是否又会不一样呢?

阅读全文